特色总网 > 地区特色 > 湖南 > 城市文化 >
  推荐资讯
  ·论湖南“夜郎文化”与竹王传说的
  ·二十人成为湖南首批民间文化杰出
  ·湖南省文化立法“开门问计”长沙
  ·江永上甘棠列为湖南省首个“文化
  热点资讯
·湖湘特色文化2
·湘情民俗——上刀梯
·湖南省文化立法“开门问计”长沙
·论湖南“夜郎文化”与竹王传说的
·张家界江垭温泉
·二十人成为湖南首批民间文化杰出
·湖南旅游——南岳大庙
·湖南文化——出版湘军
·江永上甘棠列为湖南省首个“文化
·湖湘特色文化1
  服务中心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城市文化
  湖南文化——湘军
时间:2009-07-11
 

   湖南人曾戏称当地经济是“稻草加烟草”,典型的农业经济。但近些年来,“文化湘军”异军突起,湖南相继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通过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和调整产业布局,夺得了中国文化发展的20多个“第一”。
  省委书记张春贤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无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市场运作,还是产业格局、人才培养,都要放到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谋划,努力把湖南文化产业打造成全国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最具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
  

文化产业  
  

  湖南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末,湖南就开始关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改革创新,着力研究全省各地区文化内涵,发挥区域人文地理优势,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渗透,加大了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具备了4个基本特点:一是有产业规模,二是有市场主体,三是有文化品牌,四是有人才队伍。2006年,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337.89 亿元,增长21.9%,高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速4.6个百分点,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9.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全省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是湖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与十大优势产业中的装备制造、钢铁有色业占GDP的比重持平,高于其他八大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在湖南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已基本形成。 
  2006年,全省以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00.9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9.9%,比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文化、广告及会展等为主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05.01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1.1%,与2005年持平;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31.9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9%,比2005年下降1个百分点。湖南新闻出版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新闻出版整体实力明显。2006年湖南出版集团完成销售收入65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广播影视业持续发展。2006年,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8.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01%,2006年全省广播电视总收入43.52 亿元,形成了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产业格局。2006年全国生产动漫节目8万多分钟,湖南生产约3万分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动画学会年会上,湖南省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原创动画节目年产量、获得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推荐数量、动画节目播出规模、动画节目产生效益四项指标均在全国获得第一。
  从全国及中部一些省份近两年文化产业数据测算的结果看,湖南文化产业的增速、占GDP的比重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部继续领先。 
  

文学湘军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产生了一批饮誉我国现代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如田汉、欧阳予倩、成仿吾、沈从文、丁玲、周立波、张天翼、蒋牧良、叶紫、康濯、谢冰莹等,这些作家不仅在各自的文学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文革”前,湖南文学初步形成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周立波以自己独具风格的《山乡巨变》等作品,影响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作家,涌现了未央、周健明、谢璞、刘勇、任光椿等实力强劲的中青年作家,他们写出了一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品,逐渐形成了湖南作家群独有的思想风格和艺术特色。
  新时期,湖南文坛又迎来一个绚烂的春天。其中古华、莫应丰、任光椿、孙健忠、叶蔚林、谭谈等,他们的创作始于60年代,成熟于新时期。在古华、莫应丰等的带动下,接着又涌现了一批文学新人,如韩少功、彭见明、蔡测海、何立伟、刘舰平、水运宪等,形成了一支声震中国文坛的"湘军"。七、八十年代,“文学湘军”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22部,其中两部(古华《芙蓉镇》、莫应丰《将军吟》)获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210多部,其中4部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近3000篇,其中9篇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900多篇(部),其中5篇、3部获全中优秀少年儿童文学奖和优秀儿童读物奖;诗歌6000多首,其中1首(未央《假如我重活一次》)获全国优秀诗歌奖;散文、报告文学400多篇,其中2篇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近800篇,其中5篇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民间文学作品近1000篇,其中2篇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奖;传记文学5部;文艺理论论文和专著近4000篇(部)。 “文学湘军”的称谓就是随着这种创作人才的集团性崛起和文学作品的大面积获奖的情况而出现的。
  近年来, 湖南文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涌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唐浩明著的《曾国藩》入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杨度》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彭见明创作的长篇小说《玩古》获全国“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 谭谈的散文集《人生路弯弯》获第四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优秀图书奖,庞敏的儿童文学集《淡淡的白梅》获全国第5届儿童文学奖,此外,陶少鸿、向本贵、何顿、王跃文等的中长篇小说,叶梦、王开林的散文等也在当前中国文坛占有一定地位。与此同时,湖南作家群悄悄完成了更新换代。以"七小虎"为代表(陶少鸿、翁新华、姜贻斌、刘春来、屈国新、匡国泰、林家品),加上何顿、聂鑫森、叶梦等,已成为文坛湘军的中坚,而一批60年代甚至7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作家,如王跃文、王开林、陈惠芳、庞敏、王静怡、汤素兰、聂茂、江堤、谢乐军等,也以群体的姿态崛起于文坛。
  

群星灿烂
  

  与文学湘军一样,不少艺术、体育界名人成为文化湘军又一支劲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家黄永玉、现代文艺先驱、国歌歌词作者田汉,作为文化湘军的老前辈,不仅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而且为湖南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艺术人才。如著名金石家李立,继承发展了齐白石的风格,享誉全国乃至东南亚各国。李谷一凭一曲湘味十足的花鼓戏,唱响全国;宋祖英以湘女特有的唱腔使之全国闻名;陆莉、熊倪、李小鹏、刘璇、龚智超、杨霞在中国奥运史上留下了灿烂星光。谭盾这一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以他独特的才华和对音乐特有的感悟,成为世界级音乐大师。还有张也、陈思思、李姿锐、关贵敏、程志、奇志、大兵、瞿颖、李湘等使湖湘之都群星灿烂。
  在长沙还有两支特殊的文艺队伍, 由长沙市天心区 “ 戏窝子 ”—— 南馆剧院发起创办的 “ 映山红 ” 民间戏剧节,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档次不断提高,成为全国性惟一的民间戏剧节。 小杜娟艺术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天才,其名声远播国内外……
  文化湘军的大本营在长沙,其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都沉积了厚厚的湖湘文化基因,在他睿智的、渊博的、丰富的脸庞上,读出的是社会的变革,张扬的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精神。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频频地得到全国“五个一工程”等大奖的青睐。
  文化创新生机勃勃,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结构优化、运行平稳、景气上升、发展健康的特征。“湘”字号的文化品牌在全国影响强劲。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中部地区连续4年保持第一。2008年,全省动漫产业完成原创动漫2.65万分钟,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关闭页面]  
  上一篇:湖南文化——出版湘军
  下一篇:电视湘军
  相关链接
·湘情民俗——上刀梯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江垭温泉
·湖南旅游——南岳大庙
·电视湘军
·湖南文化——湘军
·湖南文化——出版湘军
·湖湘特色文化2
·湖湘特色文化1
·论湖南“夜郎文化”与竹王传说的
·二十人成为湖南首批民间文化杰出
·湖南省文化立法“开门问计”长沙
·江永上甘棠列为湖南省首个“文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