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苏州日报
英文名称:Suzhou Daily
报刊刊期:日报
主管单位:中共苏州市委
主办单位:中共苏州市委
编辑出版:苏州日报社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488号
创刊日期:1949.7.1.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5
国内邮发代号:27-25
办报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全党工作大局的方针,把握团结、稳定、鼓劲的基调,努力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增强报纸的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报史风云
在苏州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第一张报纸是1900年创刊的《独立报》,随后又有《苏州白话报》、《江苏旬报》、《江苏公报》等问世。但它们都不过是昙花一现,一段长久而厚重的报史则是苏州日报社所创。
1949年4月27日,解放了的苏州获得新生,随后的7月1日,《苏州日报》的前身《新苏州报》创刊。这张4开4版、周三刊的报纸,1961年2月19日更名为《苏州工农报》。文革期间几经易名,至1971年9月13日停刊。1979年4月27日,《苏州报》复刊,每逢星期二、四、六出版。1987年1月1日更名为《苏州日报》。1993年1月1日,由4开4版小报改为对开4版大报。1996年,由黑白报改为天天彩报。2000年10月,扩展为每天8版。2005年起,每天24版,并且有过日出100版的记录。
1994年1月1日,《姑苏晚报》创刊,由苏州日报社主办,为4开4版,系全国第一张彩色晚报。1995年改为4开8版,1999年改为16版,2001年24版,2003年32版。
2001年11月20日,《城市商报》创刊,由苏州日报社主办,沿用停刊的《吴县日报》国内统一刊号,11月20日正式创刊,为16版。2003年扩展为24版。
至2009年7月1日,苏州日报社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已经走过了整整60个春秋,每一张报纸都记录了苏州沧海桑田的轨迹。
今日苏报
最早的苏州报社位于原府前街63号(现苏州会议中心方位),1979年复刊时社址为民治路24号。2000年向南扩建,社址改为十梓街458号。
苏州日报社位于苏州古城区中心,占地面积1392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080平方米,系群楼建筑风格,较好地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特有的文化个性,其间还缀有多个不同风格的庭园,精美雅致。北侧为新文宾馆,拥有118个床位以及商务配套设施。
在苏州城南的吴中经济开发区,有占地60亩的苏州日报社印刷厂,拥有先进的轮转、平版印刷设备。此外,在民治路148号,还有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发行大楼。
苏州日报社于2003年9月28日成立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张家港日报》、《常熟日报》、《太仓日报》、《吴江日报》归属集团主管。除报纸以外,集团还有古吴轩出版社、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现代苏州》杂志社和“苏州新闻网”,形成了形式多样、立体交叉的传媒格局,其中三报日发行量达48万份。
在“做优做活主流新闻,做强做大主导产业”的指导思想下,苏州日报社积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各媒体的新闻报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同级媒体的佼佼者,《苏州日报》还创造了7年连获10个“中国新闻奖”的奇迹。同时,报业广告经营也突飞猛进,2008年突破4亿大关,跻身全国同级报社第一方阵。
经典版面
在铅字排版的80多年时间里,因为囿于技术条件,报纸的版面很难有大的变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激光照排技术应用到报纸以后,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报纸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当色彩和线条在交糅中变化多端之后,报纸生动的版面不仅引导读者阅读,传递编辑情感,而且版面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苏州日报》正是在屡次改版中全面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版面语言,并有多个版面荣膺“中国新闻奖”。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和专题报道中,三报都创制了不少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和视觉冲击力的版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字时代
从纸与笔到光与电,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从单纯的平面媒体到集网络、手机、视频等新媒体于一体,苏州日报社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报业数字化。我们认真研究新媒体发展规律,在报业发展这项主业上全面实现数字化,为新媒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我们着力改善报社内部传统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机制,全力推动和促进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进军数字书报刊业,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构建媒体建设的多元化经营格局;我们在确保主业发展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新媒体建设力度,力求优化新闻与传播资源配置,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全媒体战略布局。目前,“苏州新闻网”的日均独立IP访问量、PV浏览量和全球阿里克斯网站综合排名,在江苏省城市新闻网站中名列前茅;《苏州手机报》更以19万的订阅量,成为苏州地区最大最权威的手机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