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是多种多样的,有茶经、茶文、茶赋、茶诗、茶词、茶曲、茶联、茶歌、茶画、茶馆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诗词,特别是唐宋诗词。我曾经作过这样的统计:《全唐诗》中有“茶”字468个,“茗”字162个,共计630个之多,其中又以中晚唐时期居多。《全宋词》中有“ 茶”字231个,“茗”字56个,共计287个,而标名“茶词”或“汤词”者,凡37家约69首之多。历代写茶诗最多者有两个人:宋代诗人陆游有茶诗 216首,清代乾隆皇帝有茶诗200首。而茶诗写得最佳者,历代有三家:一是唐代的卢仝,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有“七碗茶”之说;二是宋代的范仲淹,其《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众人之浊我独清,千日之醉我可醒”的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三是宋代的苏轼,其《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一诗有“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喻,把最佳茶叶比喻为美人。
历代歌咏湘茶者,始于唐代贬谪于永州的柳宗元与朗州的刘禹锡。其中柳宗元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称誉巽上人赠送的永州竹间茶为“灵芽”,饮之如“甘露”;而刘禹锡在常德西山寺品茶写有《西山兰若试茶歌》,首次记载了中国茶史上常德以“炒青”方法制作绿茶的历史事实。
湘人对湘茶文化作出较大贡献的有三位大家:一是晚唐诗僧齐己,宁乡人(原属益阳),出家大沩山为僧,有茶诗8首,其《谢人惠灉湖茶》,揭示出唐代岳州灉湖茶早在唐代就列为贡茶的历史;二是明代龙膺,常德人,万历年间进士,是出使朝鲜的明朝外交使臣朱之蕃的老师,晚年隐居常德柳叶湖,以花山蒙泉为对象,著有茶文化著作《蒙史》二卷,一曰“泉品述”,二曰“茶品述”,对湘茶做了详尽的论述;三是清初大学者王夫之,南明王朝失败后,隐居南岳著书立说,茶诗有《南岳摘茶词》一组七言绝句10首,是历代咏茶组诗的代表作之一。
历代茶诗茶词之咏湘茶者,数量甚夥,质量亦佳,是湘茶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其中最佳者列举二首。一是张镜心的《桃源洞六绝》,磁州(今属河北)人,明代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清初辞官隐居,自号云隐居士,闭门注《易》。其茶诗云:
八月桃花不见花,沿溪何处觅渔槎?
山容淡荡惟秋水,流向人间作野茶。
此诗写隐居桃园,抒发家国之思。前二句写游桃花源之景,后二句以山容淡荡的秋水写茶意情怀,希望秋水滋润茶园,惠泽人间。二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1842—1917),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与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写有好些茶诗,其中写白沙水煮茶者云:
雪芽沙水最相宜,午睡初浓一沁脾。
还似江南风味否?墨华榭里品茶时。
前二句写午睡饮茶,称誉湘茶为“雪芽”,以白沙水烹之最相宜,沁人心脾;后二句以对“江南风味”的眷恋,写自己在墨华榭里品湘茶的惬意。
湘茶,是中国茶叶家族中的一支奇葩。为寄托我对湘茶与中国茶业蓬勃发展的希望,特此奉填词作一阕,题为[苏幕遮·湘茶],奉献给在长沙召开的“2004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与为中国茶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
苏幕遮·湘茶
洞庭波,衡岳雪。百草神农,曾喋茶陵叶。鼓瑟湘灵斑竹裂。云雾君山,古寺茶禅说。
鼎中茶,杯底月。谷雨星沙,百里茶廊叠。千古湘茶今飞越。助我中华,四海同歌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