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行镇地处上海市宝山区中南部,东以共和新路为界,与张庙街道和高境镇毗邻,南以共康路高压线走廊和共康路为界,与闸北区接壤,西以西弥浦河为界,与大场镇相邻,北隔薀藻浜,和顾村镇、杨行镇相望。镇域面积为5.96平方公里,辖有康家、场北、野桥3个村,共康五村等9个居委会,宝宸共和家园等4个筹备居委会,资产经营公司等4个镇直属公司。常住户籍人口为21800多人,登记在册的外省市来沪人员25400多人。
庙行镇人口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导入的市区居民,三是外省、市来沪人员。镇政府地址:长江西路2700号。
庙行镇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十九路军在庙行地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惨烈的战斗,打得日军死伤累累,三易主帅。同时,十九路军数千将士也永远长眠在了庙行的土地上。战后,上海人民为了纪念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自发募集资金24万余银元,在共和新路与江扬路之间修了一条公路,取名为“一.二八”纪念路,同时,捐地2公顷,建墓立碑,以示纪念。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墓地被日军炮火毁坏。1992年1月28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原址立碑纪念。1997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资在泗塘二中校园内建造“一.二八”淞沪抗战无名英雄纪念碑。
庙行镇行政区划最早可追溯到清雍正三年(1725),当时属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州依仁乡。解放后,庙行地区一度归淞南乡管辖,1961年建立庙行人民公社,1984年4月成立庙行乡,1993年10月乡改镇。
庙行镇的传统文化主要以民乐为主,集中在原新星村一带,那里的民间乐队已有51年的历史。现在,这一传统民间文化正在得到发扬光大,2007年,在上海市民乐独奏、重奏、合奏比赛中,新星民乐队选送的云锣独奏《钢城抒怀》荣获一等奖。
近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喜迎世博盛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庙行镇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社区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中,各教学点推荐书法作品11件、国画6幅、摄影9件、手工艺作品21件参加全镇初评,推荐各类有代表性的作品20件参加区复评,最终由新梅绿岛苑推荐的十字绣作品《紫气东来》被推荐参加上海市全民学习活动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