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区建设成首要工作
“如果说,我们银行把在深圳的总部设在罗湖,是因为罗湖是深圳市的金融商贸中心,更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宜人,空气清新。”前不久,在罗湖设立分行的一位外资银行负责人坦诚地向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吐露了这样一番心声。
据介绍,去年罗湖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4天,优良率为99.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深圳水库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面对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罗湖为何能够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如何成就?通过采访,记者揭开了个中奥秘。
近年来,罗湖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举全区之力打造生态城区,将辖区空气质量指数作为建设国际化城区的重要指标。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明确提出:空气质量反映的不仅一个城区的环保水平,更代表城区文明程度和竞争力,要用强势环保的理念和实践来确保罗湖的可持续发展,以国际视野来定位罗湖的环境目标和执行标准。为此,刘学强曾多次强调这样一种理念,“钱可以买到任何商品,钱却买不到清新空气。”
正因如此,在罗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尤其是在2007年,罗湖区全面启动了国家级生态城区的创建工作,编制并实施《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再造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系列措施,通过环境保护,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成了繁荣富足、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区。
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城区,罗湖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罗湖区建设生态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全区创建工作。同时从区环保、贸工、城管、建设等主要职能部门抽调专人,成立生态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督促、推进和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罗湖区又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罗湖区建设生态区规划》和《罗湖区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工作方案》,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区直相关单位签订生态创建责任书等环保工作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人。
近年来,罗湖区在财政年度预算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城区创建工作的需求,加大了财政在环境基础设施、水源地保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投入,使环境监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宣传等环境保护行政事业经费得到保证。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罗湖全社会在环保上投入的资金达到2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5%,有效地改善了辖区的生态环境。
在建设国家级生态城区过程中,罗湖还启动了“数字环保”建设工作,开展珠宝、餐饮等主要污染企业的废水、废气等自动监测设备试点建设,实现环境管理信息的实时传输,不断提高辖区环境管理技术水平。
去年,该区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辖区5612家污染源的普查与统计,确定了工业污染源1069家,生活污染源4538家,建立起辖区污染源信息库,初步掌握了辖区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
此外,罗湖区还建立了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定期对辖区水、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进行常规监测,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上述手段,使辖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也使罗湖社会经济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治理环境污染不遗余力
要保证辖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格局,就必须堵住任何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在这一点上罗湖区政府可谓不遗余力,用刘学强的话说,就是“既要金色GDP,更要绿色GDP”。
作为深圳核心城区,罗湖腾出宝贵土地资源,先后建起了全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全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填埋厂(下坪垃圾填埋场)以及罗芳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的环境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4000吨,处理生活污水35万吨,承担着罗湖区、福田区和南山区部分生活垃圾的处置以及罗湖区和龙岗区部分生活污水的处理。
在市财力的支持下,罗湖区还加大了对清水河环境园二次污染的控制力度,先后投入2.5亿元建设了下坪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发电及利用项目、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废气治理项目等系列工程。其中,下坪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及利用项目年可发电3564万千瓦时,生产汽车燃料200万立方米,相当于汽油200万升。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垃圾填埋气体带来的各种危害,改善了周边的居住环境,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将其所含能源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为了让靠近高架路段的居民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该区还对深南东路、罗沙路、笋岗路、爱国路等辖区主要干道实施了“SMA改性沥青路面”的路面改造;对春风路高架桥、清平路高架桥、东部快速干线罗湖段等重点路段实施了声屏障建设,有效缓解了局部交通噪声污染,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评价。
记者了解到,在推行强势环保过程中,该区还堵住了一批污染源头,在过去3年该区共否定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469个,“关”、“停”、“限”、“改”企业2115家。此外,该区还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百日大排查行动”、“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行动”、“清无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先后清理无牌无证经营企业3500家,环保立案处罚企业186家,较好地规范了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与此同时,该区还注意做好环保信访工作,设立24小时环保投诉电话,及时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过去3年,全区受理环保信访案件分别为4305宗、2834宗和2542宗,投诉呈逐年下降趋势,较好地解决了辖区环境热点问题。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众所周知,水域面积达3.65平方公里的深圳水库承担着香港总用水量70%和深圳总用水量43%的供给重任,被喻为“深圳水缸”。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深圳市和罗湖区两级政府均高度重视深圳“水缸”保护工作,先后投入3亿元,将毗邻深圳水库的大望村的工业迁往异地发展,将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200多家企业迁至深圳水库流域外,清理了二级水源保护区的1700多家无证照制衣作坊,有效控制了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发展,确保了深圳水库“一池碧波”。
梧桐山是深圳第一高峰,山中绿树成荫,植被丰富,百鸟栖息,被称为深圳的“绿色之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罗湖区政府始终精心守护着这方绿土,先后组织拆除历史遗留的各类建筑5000多平方米,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林木,较为完好的保留了山体的原始生态,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核心城区内国家级森林公园。
据罗湖区环保局局长邝元成介绍,罗湖区还依托自然生态格局,结合城区开发建设现状,着力构建以社区公园为点、以生态廊道为线、以大型生态林地为面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的生态绿地体系,例如投入5亿多元完善银湖山-布心山-梧桐山等大型生态林地建设,建设布吉河、水库排洪河、深圳河等主要河道以及广深铁路、泥岗路、罗沙路、沙湾路、望桐路等沿线生态景观,种植了簕杜鹃等观赏性植物,营造生态廊道近100条。新建、改建的81座各类公园成为辖区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树生态文明建设新风方面,罗湖同样先人一步,例如由150名罗湖机关干部组成的“机动车环保社会监督队”就是我市首支由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机动车社会监督员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倡导者是罗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吴裕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罗湖辖区已经拥有500多机动车尾气社会义务监督员、10000多名“环保义工”,他们构成了“区环保部门-街道环保专干-社区(企业)环保联络员责任人”三级管理体系,全区形成了党政部门、“来深人员同乡党组织”、工青妇群众组织以及学校、酒店、商场、企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