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
罗湖作为深圳市最早建成区,辖区78平方公里的土地除梧桐山和深圳水库外,土地资源已开发殆尽。尽管如此,这些年来,罗湖牺牲了不少眼前经济利益,形成了目前“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到2008年底,罗湖区的绿化覆盖率、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主要环境指标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核心城区中位居前列,初步建成了“协调发展、自然宜居、和谐友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消费型的核心城区。
这是一份来自深圳市环保局的监测报告:在当前许多城市深受大气污染困扰时,2008年罗湖辖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4天,优良率为99.5%,纳入国家评价标准的三项污染物浓度全部优于或接近国家一级标准,辖区空气质量已连续4年持续改善,在深圳各个城区中,连续数年名列第一。
罗湖在人口密度高,建筑群密集的情况下为何能够取得这一佳绩?带着这一疑惑,记者昨天采访了罗湖区环保局局长邝元成。邝元成简明扼要地回答说:“这是因为,罗湖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庞大工程,因此这些年来,罗湖区没有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尤其是舍得投入,多重并举,齐抓共管,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那么,罗湖区在生态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邝元成如数家珍:近年来,罗湖先后实施了循环经济“十大行动”、“十大工程”和在“十大领域”推行绿色行动等。在此过程中,罗湖还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辖区逐步形成以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金融、商贸、物流、中介、信息等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体系,走上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内涵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2008年罗湖一举成为华南首个、全国第二个“第三产业比重占到近90%”的城区。
此外,罗湖区积极推进生态人居建设,深入开展生态街道、绿色社区等创建工作,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和谐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到目前为止,全区10个街道中有9个街道获得深圳市生态街道称号,51个社区获得深圳市绿色社区称号,生态街道和绿色社区数量在全市各区之中均位居第一,居民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辖区1000多家单位获得绿色单位和花园式达标单位称号,40多所学校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绿色学校称号,占辖区学校总数的65%,目前绿色创建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这些行动,使罗湖区的生态环境档次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日益凸显。
谈到未来的工作时,邝元成向记者说,“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生态区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更是一项庞大工程。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而应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据他透露,在下一轮发展总体规划中,罗湖区将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和谐社会、生态城区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推动生态文明,继续破解环境“总约束”和资源“紧约束”,努力打造成熟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邝元成表示,罗湖区将认真落实生态控制区、控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三类区域管理规定,严格保护占辖区面积61%的深圳水库水源保护区、梧桐山-仙湖生态片区、九里坑-银湖山生态片区等生态控制区。同时,提升围岭公园、人民公园等控制开发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设立生态控制区缓冲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完善梧桐山保护区、深圳水库保护区、社区公园、街心公园以及道路河流廊道等建设,精心打造“山·水·城”相互交融的格局,维护辖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好辖区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