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的提前到来让年轻的深圳如今不得不直面“老”问题。7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举行专题议政会,养老问题作为重要议题之一,成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焦点。委员们认为,深圳养老事业在规划、服务方面既需“补课”,又要“补营养”。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要求,又能适应深圳城市家庭特点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成为此次专题议政会的强烈呼声。
据介绍,深圳人口超常规增长和移民城市的特点,使当地人口老化不是循序渐进,而是呈快速递增之势。据统计,深圳目前60周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达12万人,非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则在40万人以上,这两个数字到2010年预计将分别增到20万人和60万人以上。然而,面对“银发浪潮”和日益增旺的需求,深圳市养老事业在规划和服务方面却亟须“补课”。据了解,由于深圳过去是年轻城市,政府对养老事业缺乏整体规划且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当前的养老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委员们认为,除了“补课”,深圳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也需要在政策扶持和内容方式上“补营养”。
据悉,由于体制差异和缺乏配套政策扶持,深圳的养老机构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分化现象——特区内“热”,特区外“冷”,公办“热”,民办“冷”。深圳4家民办养老机构目前只有一家住满并维持收支平衡,其余的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养老机构分类不科学,没有高中低档之分,存在环境差、设备简陋等问题,因而使大批老年人及家属望而却步。同时,深圳市“居家养老”模式也存在局限性:资助对象无法全覆盖,非户籍的老人无法纳入其中;涉及面还不够广,只能照顾到户籍老人中年纪较大的和困难老人;仅限于基本的家政服务,提供专业老年照护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深圳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就此专门组织委员进行了实地视察,他们建议:把“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作为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对投资建设民营养老机构要做出指引,重点在政策、资金、用地上研究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市政协委员祖玉琴建议借鉴香港经验,一方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个人兴办安老福利事业,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民间组织从事养老福利事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委员们还就养老模式提出了诸多设想:希望能将由财政出资建造的政府和各部门的培训疗养机构转为养老服务场所;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角度统筹规划建设老人公寓,在距深圳2至3小时车程地域建设若干“异地养老”项目;以社区为依托,由政府或社会组织为在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或照料;开办“时间银行”,推动老年义工服务。
委员们建议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发挥优势、率先探索,增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在更大范围内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坚持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普惠型发展方向,改革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加大对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的投入,以更有力的措施和更多的办法发展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