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6月15日出席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2007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访的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至此,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达128所,其中亚洲46所、欧洲46所、北美洲26所、非洲6所、大洋洲4所。国内51所高校参与了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国外承办院校和机构达126所。
4000万洋人学汉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民众的重视。
在美国,2004年有200余所公立中小学的2万名学生学习汉语;2006年学习汉语学生增加到5万人,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超过600所。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还有2400所中学希望开设AP中文课程(大学先修课程)。
2001年至今,英国教育技能部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汇丰银行等财团投入巨资,设立了上百个英国中学生汉语学习奖学金、资助在华招聘200余名汉语教师等汉语教学项目。德国约150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选修课程或者汉语兴趣班,五十多所国立名牌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法国11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小学学习汉语的人数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希拉克总统说,学习中文“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
日本有200万人在学习汉语。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100万,现有的142所大学全部开设了汉语课程。韩国教育部计划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印尼目前有1000所中学正式开设汉语课。泰国教育部计划在5年内让至少30%的高中生获得学习汉语的机会。
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已逐步将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列入了大学课程甚至学位课程。
汉语教育成为中非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埃及最大的语言大学——埃因夏姆斯大学、世界最古老的艾资哈尔大学和埃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开罗大学先后开办了中文系,目前在校生700多人。利比里亚大学学生自发成立的汉语协会致函我驻利大使,表达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并代表3000余名校友请求中国政府在利尽快设立孔子学院。在阿尔及利亚,很多青少年已坚持数年自发地寻找学习场所,聘请中国在阿公司的工作人员自编教材、授课,希望建设孔子学院,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汉语的条件。
目前,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
“这个主意很高明”
我国政府借鉴英、法、德、西等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经验,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支持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到2006年年底,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共收到来自六十多个国家400余家机构的申请。
过去一年里,全世界平均每4天就诞生一所孔子学院。世界各地主流媒体有关“孔子学院”的报道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国际舆论的主流充分肯定了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对推动文化交流沟通、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纽约时报》2006年1月11日刊登了题为《中国的又一热门出口品:汉语》的评论,引用专家的话说:“中国当局正在利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形象。”《华尔街日报》2006年9月1日发表的《汉语推广热全球》一文指出,“中国政府的汉语推广战略的高明之处在于:推广教育和语言有助于加深外部世界对国家的了解,是扩大一国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战舰能让别国人民暂时臣服,而让他们理解你的语言却能使大家成为朋友。这个主意真的很高明!”
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软实力’近年来提升很快,采取提升‘软实力’的政策对中国而言是明智之举。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指出:“孔子学院的意义犹如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协会。孔子学院发展迅猛,其他任何一个国际机构都不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去年12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认为,由于孔子学院加快了建设布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效。德语区汉语教学协进会会长柯彼得说:“孔子学院的发展令人欣喜,使外国汉学家们一生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06年4月29日,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胡锦涛主席在接见内罗毕孔子学院的全体师生时,高兴地与他们一起唱起了中国歌曲《茉莉花》。
特殊的影响力
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由众多部门共同打造的文化品牌。办学之初,教育部长周济就提出,要珍惜孔子学院这个宝贵的品牌,高度重视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孔子学院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认真考虑和全面衡量申办者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和完善孔子学院质量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汉办在广泛听取各国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孔子学院章程》、《孔子学院中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规章以及各类合作协议的标准文本,从管理制度上给予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以保证。
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在严格遵守国家汉办管理规章的前提下,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和合作模式:既有不同层次的孔子学院、孔子学校,也有孔子课堂、汉语中心;既有授权特许经营、直接经营方式,也有主要由外方负责,实行理事会制度和院长负责制,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的模式。孔子学院没有机械照搬歌德学院等政府与政府的单一合作模式,而是独具一格,灵活多样:一是和大学、中学合作;二是和企业合作,如清华大学与汇丰银行、伦敦经济学院等公司和院校合办孔子学院;三是与政府或社团合作,如与芝加哥公立教育局合办的芝加哥孔子学院、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等。
2006年底对40所孔子学院的抽样调查显示,虽然其中多数运行时间不到半年,但已开设300多门汉语课程,培训人数逾万人。同时,还举办了各种文化、经贸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参与者达二十多万人。
日本立命馆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旅游中文”、入门及中级汉语课程,举办了中文演讲比赛、海外咨询留学会、汉语教师短期培训等活动;开办了以中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月度文化讲座等。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开办了汉语学历教育特别课程,学生在孔子学院强化学习一年后可直接进入樱美林大学二年级学习。爱知大学孔子学院设置了不同时段、不同难度、面向不同群体的讲座课程,2006年共开设讲座79个,培训学员1340多人,成为全球培训学员人数最多的孔子学院。北陆大学孔子学院除了负责本校3000多名学生的汉语必修课教学外,还辐射本地区的中小学,向石川县内高中派遣中文教师,帮助开设汉语课程。
泰国孔敬市是泰国蚕茧丝主要产地。2006年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后,来自中方合作院校西南大学的中方教师除了中文教学外,还牵线搭桥,利用西南大学设有蚕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优势,派出技术人员到泰国帮助指导蚕茧丝生产。针对泰国汽车和摩托车消费量巨大的市场情况,孔敬大学孔子学院还规划在孔敬地区举办中国重庆工业展览,邀请重庆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厂家展示最新产品,以图打开泰国市场。
孔子学院建设得到了合作各方的大力支持。法国普瓦提埃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2005年10月在与南昌大学合办法国第一所孔子学院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一次就投资150万欧元兴建了办公楼,为孔子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墨西哥,已开办的5所孔子学院也都初具规模,所有承办大学都为孔子学院配备了教学和办公场所。
2006年7月召开的首次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吸引了包括来自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高校校长、孔子学院负责人及一百多位驻华使节等在内的代表550多人参加。他们对于举办孔子学院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杰夫瑞伯顿(GeoffreyBoulton)说:“我们的大学急需国际化,跟国际进行交流。孔子学院是帮助我们参与到国际社会当中的一个良好渠道。不管中国政府举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孔子学院架起中国和苏格兰之间的桥梁,开展对话交流,促进汉语教学,了解中国文化,扩大双方的交流领域,支持我们的商业联系。”
日本立命馆大学校长长田丰臣说:“没有文化的交流与人民的互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日本的孔子学院将成为日中关系的奠基石。”
美国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孔子学院之一,该学院院长南希杰维斯认为,“通过孔子学院这样的形式输出中国文化,如果能够早20年会更好”。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认为:“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办学使命是增进澳洲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强西澳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会的紧密联系,成为21世纪协调和促进各种中国活动的国际中心。”
歌德学院秘书长克内普博士去年在接待汉办代表团时说:“加强同孔子学院的合作,符合我们的双边文化合作政策。在合作方式上,歌德学院过于遵循统一的方针,缺乏灵活性,不注意利用所在国的优势。因此,在这一点上应该向孔子学院学习。”
世界性的“中国热”迅猛升温催生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全球的“汉语热”,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受此影响,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纷纷效仿,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近期计划在本土之外建100所日语中心,韩国文化观光部提出要建100所传播韩语的“世宗学院”,印度要大力发展“甘地学院”。面对当前世界各国在“软实力”上的竞争,中国人更应该抓住机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孔子学院建设步伐。(宗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