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概况
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其余分布在谭吉、红坎、恒望及钦县。京族人口2.3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来。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语言的系属未定。没有文字,绝大多数京族人通用汉语(广州方言)和汉文。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城文化的三颗“珍珠”。
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过去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1952年建立尾、巫头、山心3个民族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65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年12月25日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
服饰特点
京族服饰是越南的国服,这种服装以丝绸为料,质地柔软舒适,女性穿在身上线条突出,衬托出女性的婀娜身姿,而且透气良好,非常适合在海边穿着。京族的斗笠用越南盛产的葵树叶制作,质地轻盈,内斗很深,斗笠几乎盖住整个脸部,海边太阳暴烈,这种斗笠能起到防护面部的作用。
因为气候温暖,京族人不需要太多太厚的衣服,服饰简朴美观,有其别具一格的独特的美感。
男性服饰:男性穿的是无领、无扣的袒胸上衣。腰间还束以一条或二条彩色腰带;有的束至五、六条之多,并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干。由于其衫长过膝,衫叉的裂旗又开得很长,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服撩起,打成球结,置于腹部。这种扮相,使人感到洒脱、俊逸、自然而豪放。男衫的颜色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档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
女子服饰: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人青年或浅绿色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其裤的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乍一看售货飘动的长裙。上衣与男性相反,很短;衫脚仅至腰间而不及臀部,故有“长不及臀“之说。衣袖之窄,同男性无异,其宽度仅能穿臂。其衣同样无领而开襟,但有纽扣三粒,袒胸处则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用白色或蓝色。这小布通常称“遮胸”,又俗称“胸掩”,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 据民间相传,妇女的这种装饰性的“胸掩”,早在京家人迁居三岛之前,由东汉时代的伏波将军马振所赠的。当年伏波将军来到交趾,见妇女所穿同男人一样袒胸,感到不甚文雅,便亲自为她们设计了一块美观的“胸掩”相赠。从那时起,妇女中才浒起“胸掩”来了。这种装饰,一直流传至今。京族人民对伏波将军是很敬重的,红坎村建有伏波将军庙咧!
外出服饰:以上所说的男女服饰,是平时在村里生产生活时的日常穿戴形式。如果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时,妇女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顶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这种穿戴上的习俗,无论贫富,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用料的优劣上有所差异而已。多数家境平常的人家用自制的粗织麻布料,富有人家先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黑、白、红、褐等色贵重料子。旧时代的贫苦人家不敢奢望蚕丝绸缎,能有遮身的粗麻布衫就算不错了。有的甚至一年到头只一身衣服;不少人家往往“夜间洗衣白日穿”。
婚礼服饰:青年男女结婚,过去在服饰上也是在其明显的传统习俗的。在婚礼中,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长裆阔脚裤;新郎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其衫是大红或浅红的,其裤是黑色的或褐色的罢了。但194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新郎和新娘所穿的服饰就大大改观了。男的不仅穿上崭新的大翻领西装,而且还缀上时兴的领带;女的也穿上了艳丽的时装花衣和毕挺的西裤。凡是汉族地区婚礼上男女时兴的服饰,他们都极为追求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