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事业单位,成为财政供给的编内人员,自此端牢铁饭碗,这曾是许多人乐此不疲的大事。然而,从2006年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人们关心的是,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待遇怎么认定?如何促进人才深层次合理配置?市场决定需求。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一种新的用人机制——人事代理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个人走进人事代理“工作安心”
“我是2001年参加人事代理的,至今已经5年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都由市人才交流中心去办,这样一来我工作时就比较安心。”深圳健康元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办事处导购员冯芝高兴地说。
2月28日,冯芝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来自临泉的中专生,毕业后就踏入了工作岗位。但公司属于外企,不能保管人事档案关系,各种保障机制都没有。工作有了,心中却有块“心病”,那就是社会保险到底由谁来支付?工资核算、晋级职称由谁负责?“那时工作真是忐忑不安,心想什么福利都没有,说不定哪天就离开了。”
此后,公司为像她这样的员工找到了解决后顾之忧的办法,那就是参加人事代理,公司按照人事代理的有关规定,为员工交纳“三险一金”。冯芝说,这项政策一出台,就得到了很多员工的拥护。至今,她已经在公司干了几年,工作比较舒心。
记者从市劳动、人事部门了解,我市已有3000多人像冯芝这样首吃螃蟹,涉及全市50多个事业单位、省直管单位和外资企业。
单位走进人事代理“工作放心”
“我们单位去年为26个员工办理了人事代理,目前这些员工工作踏实,也为我们留住人才创造了一个好环境。”阜阳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管理部主任周慧说。
周惠说,为了做到新老员工平稳更替,补充新鲜血液,必须招聘一些新的主持人和记者,而事业单位编外自聘人员又不在入编行列,他们就为难了,新人不能入编,新人又为单位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让单位揪心的是这些人的福利待遇怎么办?怎样才能留住这些有用的人才?这时,人事代理走进了广播电台领导的视野。
周惠告诉记者,他们去年通过市人才交流中心为26名员工办理了代理服务。按照规定,单位为他们交纳代理费用,按照比例为员工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金等。尽管没有进入编制行列,可与在编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人事代理既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又留住了单位急需的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
最近,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向人事代理投去橄榄枝。市物价局认证中心、市电视台以及队伍庞大的卫生系统如市人民医院、市中心血站和教育系统等都在积极牵手人事代理,人事代理将在阜城掀起新一轮冲击波。
人事代理工作“服务贴心”
人事代理是指经政府部门许可,取得人事代理资格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依据代理合同代理有关人事关系管理等有关业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人事管理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开展这项特色业务的分为两大块,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和市劳动就业局劳动事务代理所。
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该中心目前已经对1572人提供特色代理服务,涉及在职人员的档案管理和工资核定,代办代缴“三险一金”,协助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为委托单位办理托管人员的辞退、辞职、解聘、调出手续,并为全市的工作人才提供集体落户管理,转接团党关系等。
市劳动就业局劳动事务代理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从该单位2002年底开办这项业务以来,劳务派遣、人事代理这种新的用人机制已经得到用人单位和职工的首肯。“除了提供一系列服务外,作为劳动部门,在开展工作中我们还注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首先要求所有参加单位一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
人事代理前景广阔
谈到阜阳人事代理工作发展趋势时,市人事局副局长卢志清说,“随着阜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人事代理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目前参加人事代理的主要有四种人,即事业单位编外自聘人员、辞职辞退人员、暂没落实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对单位来讲,一方面使人事管理服务实现了社会化,如档案管理、工资晋升、职称评定评审、社会保险、员工进、管、出等,使单位领导从具体琐碎的人事管理业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人事代理的核心是人才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将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才个体成为平等的人事主体,享有择业流动的权利。采访中,记者听闻某单位几位工程师日前觅得高职,渴望流动,但是档案关系被单位卡住,只能望“职”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