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如果入选标准单一,只求建筑外在美的情趣,显然不利于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全面、准确表达。因为多样性是建筑的生命和本质,只有那些与民分享到生活高质量、文化高水准的建筑,才是反映时代建筑的地标和坐标。
旨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日前启动。
由于去年是奥运年,因此包括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奥运村在内的多个奥运场馆悉数成为候选建筑。再加上一条参选的单体建筑其“规模必须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门槛,势必将国家大剧院、T3航站楼等一批为奥运服过役的大型标志性工程,也纳入参评的热门之中。这样,多少有点框定的“游戏规则”,显然会把更多“非奥运建筑”挡在评选的大门之外,甚至有可能最后出现奥运工程大扎堆的趋同化现象。
毋容置疑,从申奥成功那天起,奥运工程就成了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21世纪建筑和设计的“狂欢节”,将一定数量的奥运建筑纳入评选视野也属正常,但只是一味追求这种历史背景和时代效果;只求参选建筑的那种臃肿“体量”;只求上述建筑所产生的政治、公共轰动效应,而忽略了当代建筑本身的多样性、包容性,那么本届评选将有可能失去很多建筑内在的纽带和价值,甚至有可能在这本建筑教科书翻过后形成另一种苍白。
历史地看,我们历届十大建筑评选中都过于追求建筑的“高大全”,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大建筑的入选,如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等。即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除了北京植物园温室、清华图书馆新馆、外研社等具有节能、智能等创新功能的建筑,尚能代表和表达建筑本身的生命力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新世界中心、恒基中心基本上都属城市商业的产物。这种入选标准单一,只求建筑外在美的情趣,显然不利于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全面、准确表达。
多样性是建筑的生命和本质,只有那些与民分享到生活高质量、文化高水准的建筑,才是反映时代建筑的地标和坐标。从建筑评选的立场和意义看,我们不能只把眼睛盯在鸟巢和水立方上,而应该寻找那些既能够承继历史,又能够代表民生表情,也能够得到示范的特色建筑、个性建筑,进而把它们推向荣誉的殿堂。如澳大利亚当年评选的土著村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当代建筑应该是平易近人的、不奢侈的、内敛和实用的,从这个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的评选名额让给那些体积虽然不大,却饱有内涵的中小型民生建筑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