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会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大湖街(旧名大墨巷),元僧璞忠建立,为十方丛林,清朝屡经重修,大殿旧有楹联:
鹿苑早传灯,信般若真如,涅槃妙谛,大千界恒沙浊世,相期普渡菩提,村化七家余,数桐叶为秋,几历罡风销浩劫;
龙华今与会,溯南湘佛地,元朝禅宗,五百年沧海桑田,何幸重新莲社,堂开三个后,看绿荫无恙,好凭香火结良缘。
民国元年,兴办僧学堂。民国五年改为海会小学,复式班二间教室,面向社会招生,由海会、西禅、白云峰、大杰、龙岩等寺分摊经费,1949年后并入公立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因敌机滥肆轰炸,房屋遭破坏。1949年后,住持僧灵悟回原籍,后参加剧团工作。
1952年,尼僧莲藏、绍宗为首,集资350元,湘潭市人民政府民政科拨款1000元予以支持,在紫云宫开办“僧尼生产自救工厂”。随即工厂迁回海会寺,改称“红旗棉织厂”,有工人52人(其中僧尼32人)。次年改组,非僧尼工人退出,由僧慧明、尼绍宗任正副主任。1956年,全厂僧尼加入“湘潭市织布供销生产合作社”为社员。1957年,中共湘潭地委批准,地委统战部拨款修复大殿,像匾装饰一新,改名为“海会织布生产合作社”。僧拂云任理事会主任,社员43人(其中僧尼34人),有手摇织机25台,月产棉布780尺。先后有宗禅、苍生、碧悟、悟戒、定圆、拂云、悟觉、碧定、运藏等在社内评为劳动模范,定圆、运藏评为先进生产者,1959年,与热爱制线合作社合并成立“大信线带厂”。1964年改为“湘潭市线带厂”。“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像遭到破坏,僧众受到冲击,后改为“湘潭市丝绸厂”,稍后丝绸厂分出,仍恢复为市线带厂。房屋由工厂和相邻剧院占用。工厂为僧尼职工建宿舍楼,凡17套间,僧尼工人全部退休。
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线带厂于1987年迁出,所占用房地归还寺庙管理,相邻剧院所占用的房地(13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付给人民币二万元,作为海会寺的补偿。90年代以来,在政府支持下,迄1998年止,海会寺先后兴建和整修了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新塑了高四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以及观音和弥协菩萨像;还有阿难尊者像、迦叶尊者像、韦驮护法像、四大天王像等。
海会寺现任监院渊博法师,36岁,1984年出家,师从菩生法师,毕业于四川尼众佛学院,兼任湖南省湘潭市佛教协会会长,湘潭市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