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一周年,废墟上,家园的重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鲜为人知的是,和数千亿元重建资金同时抵达灾区的还有一支上千人的国家审计队伍。在整个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这支队伍将随着万亿元资金的流向而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全过程跟踪审计,给审计人员提供的便利是,他们可以在施工现场查看钢筋的粗细、水泥的标号,以及监理人员是否尽责等工程建设细节,一旦发现质量隐患,能及时纠正。
在一些学校重建的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可以说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在绵竹的新市镇,记者遇到了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的董波。
一次质量巡查过程中,董波和他的同事发现,一所学校砌筑内墙的水泥多孔砖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而且这批材料没有质量保证方面的资料。于是,他们向驻地援建指挥部提出审计建议,立即停止使用这批材料,已经砌筑的墙体也必须拆除。同时,还要将这批材料送到质检部门,在专业检验结果出来之前,不得再施工。
可能在专业人士看来,内墙砖的强度并不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可审计人员认为,细节问题可能折射管理方面的漏洞。他们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会特别关注一些被施工方认为无关痛痒的细节。比如,内墙抹灰砂浆的厚度及配合比,外墙保温层的材质等,而关注细节的目的,是希望施工方严格细致地反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绵竹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的施工现场,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张守军正在对大楼地下室的混凝土质量是否过关进行监测。他是受建设方邀请,专门从南京赶到绵竹来的。
绵竹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的故事比较复杂。这座大楼震前就已经开始修建,地下部分刚刚建好,地震就发生了。
震后,江苏省负责援建这所医院,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修建。可江苏省审计厅审计组进入施工现场后,发现震前完工的地下部分质量检测资料不齐全。但是,因为地震,原先的施工方找不到原始的资料证明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
审计组向建设方提出建议,应该对地下室的建筑质量重新进行专业检测,排除质量隐患。于是有了张守军的到来。
负责这个项目审计的江苏省审计厅印兴国副处长说,建筑专家将用专门的仪器对这个地下室进行为期一周的体检,如果确实不合格,就得对整个地下室进行加固,以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次体检耗资5万元,但不管是审计人员,还是建设方,都认为值得。因为花这笔钱就有可能杜绝豆腐渣工程。
苏州市审计局的审计人员在调查援建的六条市政道路下水道设计方案时,发现方案全部使用高密度塑钢管,这种管材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工艺相对繁杂,施工难度也要大一些。对此,审计人员提出了更节约的方案,最终城市六条道路的下水道工程造价约比原设计节约350万元,仅此一项核减总投资约9%。
一所中学原设计的外墙保温层用的是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如果采用这种材料,工艺比较复杂,而且施工时间长,有可能增加施工的成本。后来,苏州市审计局的审计人员建议,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价格较低的其他保温材料,既提高了工程进度,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副司长卢华胜说,跟踪审计的一个优势,就是在涉及规划或方案讨论等阶段,就能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合规性、有效性问题提出建议,防止铺张浪费和投资损失,促进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物资节约、有效地使用,而不是等到出现重大损失浪费时,才开始整改和反思。
灾后重建工程量大,一些地方部分建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方面增加了灾后恢复重建投资,另一方面,价格的瞬息万变也给最后的工程结算带来难题--究竟砖多少钱一块,水泥又是什么价?一吨建材几十元的差异,传导到工程结算款时就是千差万别了,而且,施工方有没有可能钻价格多变的空子,虚报造价?
对于上述问题,有的审计机关建议,有关单位对主要材料进行统一询价、联合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有的审计机关还建议,援建指挥机构建立建材价格信息定期发布机制,由专人定期去周边市场上调查建材价格,提供给有关单位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防止施工方虚报成本。
苏州审计局副局长周雨晨介绍说,他们审计一所中学时,发现施工方报价的铝合金门窗是每平方米400~480元,而援建指挥部通过市场上调查发布的价格是350~395元;另外,施工方报价的保温外墙材料是每平方米55~60元,而发布的市场价格是47.5~57.5元。按照审计建议进行询价,施工方虚报的造价就会被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