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四平示范区”)是2005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建型”省级经济开发区,并于当年被确定为省内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园区。经国家主管部门同意,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第二批产业类园区单位。
四平地处东北经济核心区中心地带,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下的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和老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吉林省第三大经济城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四平传统工业逐步没落,2004年前的工业曾10年连续亏损,而新兴的产业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四平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农业发达,素有东北大粮仓美誉,但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却还处于布局分散、加工粗放的初级阶段,对丰富农作物资源的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低水平的农业种植业也不能够有效支撑四平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顺应发展潮流,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站在历史新起点,探索统筹城乡、构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兴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发展符合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兴产业,推动四平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
所以,作为一个“新建型”的产业园区,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方案有别于其它已经发展多年、具有存量产业基础的“改造型”园区,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不是对存量产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系统予以优化,而是要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指导园区科学合理规划增量发展的产业项目及其资源能源系统,并予以建设开发。这要求示范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方案必须统筹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示范区可以发展哪类产业并构建什么样的生态产业体系,即发展什么?二是示范区的的资源能源系统应该如何配置,园区产业增量发展应该采取何种开发模式,即怎么发展?
长城战略咨询内容:
长城战略咨询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了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标体系。
《实施方案》指出,示范区应构建园区与周边区域大循环的农畜牧产品衍生加工链条,打造以电耗为主线的清洁生产型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链条;提出了围绕园区新建的“四个”主要任务,即建设有利于工业企业生态化集聚的园区经营服务体系、集约型的能源资源供应体系、基于区域大循环体系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加工体系和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示范与产业化辐射推广体系;确定了“八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工作,即完善基于循环经济的园区招商引资与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建设面向园区的再生水资源供给体系、引入红钢的余热资源构建热能多级利用体系、建设点线面统筹的区域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以秸秆为核心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建设“规模集聚+联产加工+集中处理”的一体化养殖加工基地、构建种养循环的畜禽废弃物阶梯处理与再利用体系和建设生态农业的新技术应用种植示范与推广基地。
《实施方案》提出了配合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拟实施的五大重点项目,即雨污再生水分质利用工程、高效节水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玉米秸秆多级生化利用工程、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综合整治与集约化利用工程和节水节能型设施农业农机具产业化推广;及拟采用的七大关键技术,分别为MBRU系列膜组器、温室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技术、设施蔬果贮藏技术、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糠醛渣滓制取木质素磺酸盐技术、有机废弃物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东北地区的适用型设施蔬菜机械集成应用技术。
《实施方案》最后还提出了确保示范区循环经济顺利推进的四大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强有力的试点工作组织领导机制;严格园区建设的环境管理和招商机制;坚持生态文明,加快园区设施建设步伐;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
咨询成效:
《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对于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本《实施方案》将绝对避免走过去“先发展、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道路,也不是构建“先发展、再治理、再利用”的线性循环体系,而是为四平探索一条以“零排放”为目标,形成“边发展、边利用、边保护”有机结合、“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充分耦合的立体循环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四平及周边区域城乡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问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对资源集约利用不足的问题和优化四平地区落后的区域经济结构与升级调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