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很多企业认为商业竞争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管理团队与管理团队之间、技术与技术之间、产品与产品之间、价格与价格之间进行。他们认为凭借企业实力更大、管理更好、技术更先进、产品更好、价格更低等等这些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打败竞争对手。他们习惯性地认为实力大的企业一定能打败实力小的企业,管理团队强的一定能够战胜管理团队弱的,技术先进的一定能够战胜技术落后的,产品质量好性能优秀的一定能够战胜产品质量性能差的,价格低的一定能够战胜价格高的。
历史是这样的吗?
若干例子
1970年10月,施乐公司花巨资收购了一家计算机企业,成立了非常著名的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研究中心(简称PARC),开发出了鼠标、以太网、图形用户界面、平板显示器等跨时代的革命性的伟大技术,试图以施乐为品牌进入计算机服务领域,与IBM等竞争。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不仅在计算机领域损失上惨重,在自己的复印领域,先是在激光打印机领域被惠普抢了先,又在与佳能的小型复印机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今日施乐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更好的技术帮不了施乐!
历史上,IBM眼红施乐的巨额利润,曾经推出复印机,试图颠覆施乐的复印机市场,最终失败了;这就是没见过IBM的复印机的原因。
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麦金塔品牌电脑(和操作系统),与IBM的个人电脑竞争,大多数专家称赞麦金塔外观出众,性能卓越,但它只获得3%的市场份额,无法与IBM的个人电脑竞争。产品更好不能帮苹果公司太多的忙。
20世纪90年代,活力28红得发紫,得意忘形,竟然推出同品牌名的纯净水,试图将活力28的名声从洗衣粉转移到纯净水,害了纯净水也害了洗衣粉,成了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的一大经典失败案例。
1998年,红塔集团成立昆明红塔木业有限公司进军木业。花巨资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当时曾引起强化地板界的恐慌,可几年过去,红塔木业不但没有成为地板界的巨擘,反而逐渐在市场上消声匿迹。
2004年,茅台先后进入葡萄酒、啤酒行业。进入当初确定的目标,一调再调,还是不能实现。茅台会成功吗?除非张裕、长城、王朝们什么也不做,青岛、雪花关起门来睡大觉,这可能吗?
同是2004年,五粮液集团首期投资1亿元,推出互美洗发水品牌,全力进军国内日化业。五粮液集团确定的目标是,当年洗发水销售额过亿元,三五年后进入中国日化业前十强。现在在市场上还看得见互美洗发水吗?
满足市场需求错了吗?
从理论上来说,没有。
但在大竞争时代,首先要满足心智的需求,不能无视心智认知的特点,否则无法进入消费者的心和心智,而没有机会被选择。
首先要满足的是进入顾客的心智,其次才是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用是否能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推出产品或服务取舍的唯一标准,用是否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来评估潜力大小。
商战在顾客的心智中进行
市场竞争在大竞争时代日益演化成了一场战争,商业即商战。商战不是一场满足市场需求的战争,而是一场心智争夺战。
很多企业很多人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今日商战的地点已经从满足市场转变到争夺心智,不知道商战是在顾客的心智中进行,心智是你获胜的地方,也是你落败的地方。
商战的关键在于区分市场和心智之间的差异。商战首先考虑的绝不应该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而应该是顾客的心智。先有心智空间、地位,后有市场需求空间、地位。市场需求跟随心智而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否能够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占有心智资源。不能缩减这个过程。
很多经营者忽视这一点或不听劝告,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完全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不首先关心潜在顾客的心智,不考虑竞争对手在同样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以唐吉柯德式的勇敢去发动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了解心智认知的特点,遵循心智认知的规律,是在商战中取胜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