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大庆高新区”)位于大庆市东城区,地处油田外围,南邻滨洲铁路,东接哈大高速公路,座落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部,区域总面积208.54平方公里,辖区居住人口12.5万人。大庆高新区于1992年4月动工建设,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995年以后,根据大庆产业发展的实际,分别辟建了“宏伟”、“兴化”和“林源”三个园区,经过发展建设,目前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建设发展格局。
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增长。大庆高新区辟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7年,实现高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5%;技工贸总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3%;工业总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28%,占大庆地方工业增加值的47.3%;利税52亿元,同比增长21%。
主导产业框架已形成。结合大庆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大庆高新区重点发展了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有发展潜力的工业项目,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达到155家,年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17家,上市企业达到9家。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领域,依托大庆的石化原材料、石化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科研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建成了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蓝星石油大庆分公司、华科股份公司、飞马集团公司等120多家骨干企业;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化工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50余种,建设了长垣管业公司、汉维长垣公司、恒致电缆料公司等50多家骨干企业;电子信息领域,以大庆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为载体,聚集周边的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培育了三维集团、朗墨光电公司、金桥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机械制造领域,整合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研发力量,面向全国市场,开发生产石油、石化大企业和城市建设需要的石油石化机械、环保设备、电力装备等,培育了力神泵业公司、大丰油科集团、宏启抽油杆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农牧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培育了以大庆日月星、大庆银螺乳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医药领域,以黑龙江麦迪森制药公司、大庆北兴制药公司、康麦斯药业公司、大庆志飞生物制药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
城区功能较为完善。作为集中新建区,大庆高新区按照和谐发展的新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共开发建设了31.0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913万平方米。新城区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于一体,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汽、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承载“大高外”项目的条件。辟建了软件园、日月星大豆高新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石油装备工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大庆高新区主体区与大庆市东城区连接在一起,成为大庆市中心城的重要部分,全市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家具市场、医院、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建在高新区内,辖区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道路畅通。一个融产业发展、创新孵化、商业贸易、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科技产业新区已具有一定规模,大庆高新区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投资硬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规划辟建了大学园,建设了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进建设了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熔盐技术研究院、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大庆分院等9个科研院所、29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辟建了科技创业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拥有科技孵化场地面积34万平方米。目前,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14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630种,拥有专利技术622项,列入省级以上计划项目414项。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和不懈努力,大庆高新区创建了相对优化的发展环境。在行政办公和办事方面,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六项制度”,努力转变工作方式,减化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和“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优惠政策,依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投资规模、项目技术含量,对工业项目和其它大型项目实行“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特殊扶持”政策,在资金配套、土地、技术创新等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上形成吸引力。
今后几年,大庆高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着力打造大庆东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大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力推进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