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为重庆市“农业三园”(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江津市现代农业园)之一,位于风景优美,物产富饶的重庆市南川区。
南川位于重庆市南部,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人口65万,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内环境优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捷。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佛山△雄踞南川境内,贯穿金山、头渡、三泉、大有等乡镇,为全国风景名胜区,年接待各地旅客达120万人之多。
2000年6月起,重庆市南川市(2007年撤市设区)即着手在北部片区建设“重庆市生态农业大观园”及“现代农业展示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群众的生活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大幅的改善,农业产业得到极大的优化,形成了以优质粮油、现代畜牧、精品茶叶、绿色蔬菜的特色产业带,为重庆市重要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2009年2月21日,重庆市政府正式确定在该区域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
2009年3月27日,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该市南川区大观镇正式启动。
一、基本情况
地处重庆市南川区西北部,包括大观镇、兴隆镇、黎香湖镇、木凉乡和河图乡五个乡镇,幅员面积3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97万亩,林地面积16.7万亩。总人口7.9万人。
二、地形地貌
示范区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以单斜低山和坪状低山谷坝地地貌为主,海拔高度470 -- 900米,平均海拔740米,在重庆市山地农业地貌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区位优势
生态农业示范区距南川区10公里、重庆市主城区40公里,到江北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渝湘高速贯穿示范区境内,已融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随着南川至涪陵、万盛铁路;南川至万盛、涪陵、道真高速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南川区及示范区交通环境。
四、生态优良
示范区林地面积16.7万亩,森林覆盖率45.2%,森林总蓄积量698688立方米,公路两旁绿化达54.6%,森林质量好、植被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示范区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乡村旅游业,无大型排污、高效能厂矿企业。通过近几年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示范区群众素质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烈。
五、气候适宜
示范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均温16.6℃;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85mm;无霜期长,无霜期308天;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1273小时,温湿适度,土地肥沃,宜种性强,植被较好,生态系统稳定,受恶劣天气影响有限,有利于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也适合人类的居住休闲度假。
六、生产条件
已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土整治项目整治农田5.18万亩,占总农田的52.8%,其中高标准农田1.2万亩。
川流不息的龙川江滋润着示范区5个乡镇,园区内水利工程834处,山平塘222口,灌排渠堰257条,电力提灌站40处,农业水利设施较为完善。
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和全区各部门通力配合下,2009年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机化水平达40%,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多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农民增产增收明显。
七、交通条件
示范区交通便捷,公里里程303.17公里。高速公路、县道、乡道、村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渝湘高速在大观镇设有互通口。同时示范区供电、供水、通讯、办公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八、政策支持
示范区建设得到了重庆市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得到了 市农委等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南川区出台了专门的文件意见指导示范区建设,由区农办牵头参与示范区建设管理。
九、示范区建设定位
打造重庆市优质粮油基地、高效生态林业产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十、示范区建设意义
提高粮油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
强化林业建设。改善山地丘陵生态环境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创新体制机制,碳素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需要,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山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
十一、示范区建设主要内容
建立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农业装备良好、规模经营度高、产业化水平高的绿色精品稻米基地、优质粮油基地。
建立体现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节约用地的优质生猪、南川土鸡、优质肉鸭养殖基地。
建立林业产业链条完整、林业生态良好的高效林业产业示范区。
建立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全面、农民充分就业的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