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社会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系统化的结果,是对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凸显。如果没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就会在源头上带动和促进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这既是我国的地理环境使然,也与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民族地区处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
众所周知,我国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且大多处于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从地理环境上看,青藏高原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这里是青海、西藏、四川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长江、黄河及其他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江河水源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云贵高原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这里云集了南方的众多少数民族。一方面,云贵高原的生态资源最丰富、地形复杂;另一方面,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又最严重。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和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区的土地、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对内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最大、最直接,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
从资源环境上看,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山区。东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靠近边界的地带,这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就聚居在这里。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及西藏的部分地区。森林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桥梁与纽带。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区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时,如果森林分布均匀,就可以保持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为农牧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区,以内蒙古草原为主体。它东与大兴安岭森林区相连,西至贺兰山东麓,北至中蒙、中俄边界,南至冀、晋、陕、宁、甘五省区,横跨了整个“三北”地区。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强大的生态防护带,以其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支撑着北方民族的繁衍生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部影响,体现在对邻区和更远地区的生态效益的扩散和迁移功能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农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和人口生态系统。
上述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表明,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理应处于全国的最前沿。
积极发掘民族地区传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现代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在其民族习俗和生产方式中,都有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作为一种自然宗教,在其体系中有一套调适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以及植物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态调控机制,其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美好生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这一自然宗教,长期流传在北方少数民族中,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
少数民族对山的保护,是和对山的崇拜联系在一起的。在藏族和蒙古族群众的心目中,山往往是神的象征。鄂伦春族对山神的崇拜,仍保留到现在。祭祀山神的场地,一般设在山巅。有的部落规定,不准在神山上打猎、采药、开垦;不准在神山、泉水、神湖里便溺。侵犯神山、神树者,是要被惩罚的。
同样,对土地的保护,也是出于对土地神的敬奉。蒙古族有不少限制乱挖洞、乱动土的禁忌。藏族在动土前须先祈求土地神,随意挖掘土地的行为是被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