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古玩话题很热门,搞收藏的人也很多。其实古玩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我认为古玩的定义应是可供鉴赏、收藏、研究、摆设的古代一切雅致器物。那古玩与文物又是何关系呢?文物包括古玩,但古玩不能包括全部文物,文物的概念较古玩要广,比如乐山大佛是文物,你能说它是古玩吗?那为何古玩店又称文物商店呢?以前琉璃厂一直都称古玩铺,但解放初期有人认为“玩物丧志”,建议将古玩改称文物。1953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在《私营企业统一分类规定》中,正式将古玩行改称文物业,从此古玩铺也改称文物商店了。改革开放之后,古玩一词再度兴起,从此意义上说,古玩行可谓历经沧桑。
古玩的门类多范围广,涉及我国古代所有的文化艺术品,涉及到的知识也很宽广。所以,独具特色的老古玩行里没有人敢说:“我懂古玩。”这也不是他们喜欢谦虚,这是说的实话。老古玩行将收藏品种分为四大门类,即金石、字画、陶瓷和杂项。金石主要指青铜器和碑帖,字画收藏行话叫吃软片,瓷器收藏行话叫吃硬片,这三项之外便列入杂项。老古玩人往往只是说自己在某项具体文物上有点眼力,能看出真假,比如字画,也只能说自己善于看某个朝代或是某个人的字画,而不能说只要是字画都能看个清楚明白。
古玩要体现它的价值,就必须收藏与鉴赏;没有人收藏与鉴赏,这个古玩就没有价值。中国什么时候有收藏?这可能得从秦始皇焚书坑儒算起,当时的学者们被迫将一些“禁书”收藏于湖南的大酉山和小酉山,因此后人将“书通二酉”代指学问极高的人,明朝嘉靖年间琉璃厂就曾开过一家“二酉堂”店名的古玩铺。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秘阁,这开创了皇家收藏的先例,从此每朝每代的皇帝都设有秘阁,到了清朝时宫里收藏的东西最为丰富。但这些收藏于秘阁的文物是屡遭劫难,在日本投降的那段时间里,在北京从天安门到东单,全是卖文物的古玩地摊,其中不少文物就是从宫里流出来的。
老古玩行的规矩
古玩商既是商人,也是文化学者,而且都很有学问,即便是没有学问的人在古玩铺待久了也会养得很有学问了。正规古玩铺的铺章是“以学养商,经营有方;待人以礼,不卑不亢”。那时的学徒们白天站柜台经营,晚上关门以后除了看书就是写字。店铺伙计见了顾客(大多是极有身份与学问的人),也不用鞠躬称老爷,都点头称年兄(同年考上举人的人之间的称呼,后来泛称了),大学士们见了古玩铺掌柜也称年兄,这是规矩。古玩行的规矩还有就是说话得讲文词,清末民初时还讲究转文,白话是后来才有的。敬茶也有规矩,比如夏天喝什么茶,冬天喝什么茶,怎么端茶怎么转身都有说法。端茶不得胳膊对着别人,敬完茶后不得立即转身,而是要往后退三步才能转身,否则就是将屁股给别人看,为不敬。
古玩行没有行会,光绪末年古玩行才有一个商会,但这也不是自发成立的,而是当时的清政府下令要求所有行业成立商会的情况才成立的。在商会没成立之前,古玩买卖都是窜货市场里进行,成交价钱都是在袖筒里来去,旁人很难晓到一个真实的价钱。如果一件古玩大家都抢的话,显然袖筒成交法就行不通了,这样就得“封货”。所谓封货,就是大家写好价钱封于一处,然后当众开封,谁开的价钱高卖给谁。老古玩行的窜货市场同时也是一个考场,一个学徒要想出师独立必须得上窜货场,在这里同行们要考验你的能耐,就是通过你买卖一件具有特色的古玩,看你是否能验出真假,开出的价格是否合适,当时可没有“我拿回去研究研究再给个说法”的做法。只要当场看准了,开出的价钱也公道,就可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了,表示你可以出师独立了。
如何进行文物鉴赏
文物鉴赏怎么学?是不是像现在有些地方开办的文物鉴定学习班,大家一上课就明白?看一两本书就能明白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老古玩行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言传你也不会,数百年来古玩铺出的徒弟何止成千上万,但能在这行当里站得住脚的人并不多,可见这里面的学问实在是深。
但这并不是说文物鉴赏就不能学。我认为要学好文物鉴赏就必须思与学相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除此之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字也是老古玩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另外我还主张细观与多闻。所谓细观,就是遇上真正的文物一定要仔细地看,从各个角度反复地看,天天看,直到对该文物了如指掌。如果没有看过真东西,不会比较真假,说自己会搞文物鉴赏肯定是胡说。多闻就是多听有学问的人和专家是如何鉴定的,再对照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