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近日指出,中国百货业许多商品远超欧美日百货店同类产品价格,虚高的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此话一出,即刻引发业界对于服装内销价格是否虚高的争论。业内人士表示,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物美价廉能否惠及国内消费者,这不但关系国内需求拉动问题,更关乎纺织行业的复苏前景。
“商品价格虚高抑制消费,纺织业须提高警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近日的一席话再次引发了业界对于服装内销价格是否虚高的争论。此前,有人士曾表示:“这是个非常扭曲的行业。我建议所有的女性,百货店里不打对折的时候,千万不要去买。定价是成本的7到8倍,打个对折价格才和国外的同等产品差不多。”
虚否?高乎?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物美价廉能否惠及国内消费者,这不但关系国内需求拉动问题,更关乎纺织行业的复苏前景。
价格迷局国庆刚过,京城百货业就已拉开了岁末促销大战,各大商场利用“店庆”、“造节”推出各类超低折扣活动,这方“满100减40”还未唱罢,那方“满99减50”就已闪亮登场。“疯狂折送”多集中在服装鞋帽类商品上,其中尤以服装折扣力度最大。
乱“价”渐欲迷人眼。不过,消费者在掏出钱包的同时,也渐生疑问:“刚上市的正季新款,短短几天身价就缩水过半,这些服装的真实价值何在?”
孙瑞哲在12月11日召开的2009年度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将价格虚高的矛头直指百货业。他指出,中国百货业许多商品远超欧美日百货店同类产品价格,虚高的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物美价廉很难惠及国内消费者。
对于价格虚高一说,不少纺企负责人以不清楚为由拒绝接受采访。朋友李先生是某4个服装品牌华北地区总代理,他透露说,一套流水线上生产的西服成本价不过两三百元,而在商场能卖到千元以上;某知名女装品牌牛仔裤的成本价只有几十元,在商场要卖到400元左右。
“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绝不会赔本赚吆喝。折扣力度越大,说明利润空间越大。”李先生介绍说,商场一般采取“联合促销”方式,需要零售商、供应商共同分摊成本。事实上,商场疯狂促销已经让服装的标价与成本渐行渐远。“四五年前服装产品的定价多是成本的3.5倍,现在随着租金上涨和商场扣点促销力度加大等,我们不得不在标价上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利润,目前的产品定价一般要为成本的6~7倍乃至更高。”李先生透露。
在刘兰俊看来,价格虚高的不仅仅是百货业,即便是服装出厂价和批发价,也存在虚高的现象。刘兰俊是E酷部落掌门人,旗下有20多个品牌。“价格虚高是肯定的,今年尤为明显。”刘兰俊表示,以前大家是靠跑量来维持收益,金融危机爆发后消费者捂紧了钱袋,购买的服装数量少了,厂家就减少产量和款式,和批发商一道通过提价来保证收益。在他看来,价格虚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求关系———国内需求不稳定,小厂家迫于库存压力不敢生产,市场整体供应量减少,大厂家提价也就显得理直气壮。
不过,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并不认同价格虚高一说。“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服装产品价格虚高。不能只看固定成本,主要费用发生在商品营销、渠道建设、品牌附加值等方面。”汪前进说道。
第一纺织网副总编马新征则认为,服装内销价格居高不下凸显渠道建设陷入”烧钱“游戏。他对记者表示,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销售网络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渠道越来越像一个“烧钱”游戏。这也是众多品牌服装企业一致呼吁要对网店征税的原因所在。
两极分化汪前进认为,服装产业已从外贸拉动型转轨到内贸推动型,预计明年服装内销将增长12%左右,届时,行业两极分化现象将加重。品牌服装生产商会发挥自身品牌、技术等优势,不断提高产品售价并凸显品牌价值。而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优胜劣汰将不断上演。李先生透露说,目前商场高额的扣点、频繁的促销和代理商的隐性垄断,已经让不少平价服装品牌淡出百货店,改以专卖店形式经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高价品牌价格越来越高,落户大商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刘兰俊并不看好明年的内销形势。他透露说,往年的此时是一年中的销售旺季,现在却成了最差的时候。除了前段时间突降暴雪、棉服短暂热销外,今年多数时间服装产业链条都“接近瘫痪”。服装内销并不像某些媒体和专家所言的那般美好,不少批发商的销售额比往年差了2/3还多。今年的天气一直不太正常,厂家的生产计划和商家的销售计划多被打乱,至于明年春天,不少厂商已不打算生产或销售春装。“价格虚高,总会有落下来的时候。”刘兰俊表示,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现在并不是提价的好时机。价格虚高会形成消费者“不打折不掏钱”的消费心理,最终让行业步入恶性循环的微利时代。
孙瑞哲也指出,在扩内需促销费的大背景下,价格虚高将抑制国内消费需求。他认为,中国百货业通过收进场费,扣点等方式来保持利润,这已背离了百货业的初衷,建议借鉴西方零售业的先进模式。据了解,西方零售业多采取自有品牌策略,自有品牌一般占到店面销售产品的20%~60%。孙瑞哲表示,服装企业应积极关注消费结构调整下有效需求的变化情况。他认为,未来“平价时尚”将大行其道,那些号称把浮华价格“打回原形”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将更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