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常住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2007年末,广东省常住总人口为9449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常住人口年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人。由于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已上升到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广东已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尽管广东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已趋于平缓,但还没有出现明显减少,广东仍然是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按照公安部户籍人口统计结果,2006年广东户籍人口居河南、山东和四川省之后,列全国第四位,分别比上述3省少2130万人、1234万人和674万人,可见广东2007年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的主要原因是省外流动人口规模大。
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全省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移算结果表明,近年广东育龄妇女人群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状态,每年的出生人数均超过100万人,导致自然增长人口基数大。根据2001~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1~2007年全省自然增长人口每年均保持在64~68万人之间,相当于1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
三是近两年本省户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十五”时期广东户籍总人口数量的年净增加量与“九五”时期相比有减少的趋势,每年都在100万人以下;但从2005年开始增幅明显加大,2006和2007年广东本省户籍人口的增幅均超过100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状况得到巩固 2007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96‰,出生人口11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66‰,死亡人口4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0‰,自然增长人口68万人。
受育龄妇女人群和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影响,广东2007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比上年有所上升。其中,人口出生率比上年高0.18个千分点,出生人口增加4万人;死亡率则提高0.17千分点,死亡人口增加2万人。全省2007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广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控制在8‰以下,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得到巩固。
少儿人口比重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明显的人口红利时期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的主要年龄构成如下:0~14岁占20.06%,15~64岁占72.34%,65岁及以上占7.60%.与2006年相比,0~14岁少儿人口比重降低了0.4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提高了0.2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则提高了0.2个百分点。2007年广东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呈现三个特征:
一、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幅度相对较大,劳动适龄人口稳步增加,人口红利现象比较明显。由于2007年大量省外劳动力进入广东务工、经商的状况没有改变,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入适龄劳动年龄的人口均比退出适龄劳动年龄的人数多,因此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仍处于稳步增加阶段,整体年龄结构处于明显的人口红利时期。
二、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2005~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分别为21.32%、20.52%和20.05%,0~14岁人口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省计划生育实施力度加大,近几年的出生人口明显少于10年前的出生人数,退出14岁年龄的人口明显大于新出生的0岁人口,从而导致0~14岁人口逐年下降。
三、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由于受大量省外青、壮年流动人口“稀释”的作用,最近3年广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增幅不大,2005~2007年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7.41%、7.42%和7.6%.鉴于2005~2007年广东常住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速度快,因此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实际增幅并不低。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的老年人口首次超过700万人,年末老年人口达到707万人,比2006年增长2.46%,远高于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解决老年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压力在增大。
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继续向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城乡划分标准测算,2007年末广东城镇人口规模为596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63.14%;与上年比较,城镇人口增加104万人,增长率为1.77%,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则提高0.14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9个地级以上市的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63.1%,比上年上升0.2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分布继续向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