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了南方的陈,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此后,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南北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客观形势的需要。 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恢复,耕地面积和作物产量,都有较大的增加和提高。隋朝政府征收的粮食、布帛,堆满了国家仓库。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带动了造船技术的提高,宏伟的战舰上建有五层楼,非常壮观。政府把全国几万家富商迁到了东都洛阳,使这里的商业盛极一时。整个封建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对发展南北交通,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政权,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于是,开凿大运河就提到日程上来了。
584年(开皇四年),为解决都城长安(当时叫大兴城)的漕运,首先修复了西汉的关中漕渠,名为广通渠。后来为南下平陈,重新疏浚了邗沟,名山阳渎。隋炀帝即位,下令在605年(大业元年)开始修筑大运河。首先开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穀、洛水入河,又自板渚引河水,向东南至盱眙(在今江苏)对岸入淮。同时重浚拓宽江淮间运河,仍名邗沟。608年,隋朝政府向辽东用兵,开凿永济渠,引沁河东北流经白沟故道,和今南运河接漯水,直达涿郡(今北京)。610年,又开凿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杭州)的江南河。这样,从584到610年的二十六年内,开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大段,西抵长安,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共计两千余公里的南北大运河。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今八个省市,形成了以长安、洛阳为轴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水运网络。大运河规划严密、布局合理,也十分气派。史书上说,它“水面阔四十步……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
隋朝政权在618年唐朝建立之后就结束了,大运河对这个短暂的王朝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倒是对唐朝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因为唐朝也是建都长安,政治中心在关中,其漕运路线基本上与隋朝相同,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大规模的运河兴建。
唐代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政府财政收入全仰仗江淮地区,所以,通济渠(汴河)就成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唐代诗人皮日休,写了一篇《汴河铭》的文章,概括了通济渠所起的重要作用:“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每年,来自江淮之间的大批粮食,源源不断地用船只运到关中。
宋朝建都开封,这里地处平原,更有利于发展水上运输。宋朝政府首先修复了唐朝末年以来淤积严重的汴河,又开凿了由开封通往山东地区的五丈河、通往西南和南方的蔡河(惠民河),和作为五丈河水源的金水河。这四条运河,合称“漕运四渠”。江南地区丰富的物产,以及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们奢侈生活所用的物品,源源不断运入了大宋王朝的京城汴梁。
隋唐大运河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是:
第一,它是我国南北航运的一条重要水路通道。当时通过运河水道,把东南部的粮食物品运到北方,比起陆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更加便捷、安全。据记载,唐玄宗时,长安城有一个广运潭,可容各地的商船驶入。有一次,水陆转运使韦坚在潭上举办博览会,有三百多只大船,陈列着来自江淮地区琳琅满目的各种物品,让人目不暇接。
第二,由于大运河的兴建,运河沿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运河岸边,成为经济中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著名的古城扬州,从唐代开始,走向繁荣,成为运河上的一座重要的城市。它“兼水漕陆挽之利,有泽渔山伐之饶,俗具五方,地绵千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说。杭州是大运河南方的起点,它也是从唐朝开始走向繁荣的。中唐以后,杭州成为“东南名郡”,号称“天堂”,所以南宋时把都城建在杭州,绝非偶然。
第三,在中国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唐代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与唐朝政府间的来往,都是从登州入境,通过运河再到扬州。当时由于与新罗之间往来频繁,所以运河沿线设立不少“新罗馆”,负责接待。唐朝与日本的交流更多,从日本来的大量留学人员、学者、商人、僧人,都是走运河到达都城长安。高僧鉴真,也是从扬州乘船出港,东渡日本。据统计,日本船只往来中国,百分之八十都要经过运河。此外,来自西亚、阿拉伯的商人,也是乘船进入运河后,再分别往北、往南,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