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出重围”到“驰骋四方”
——广东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纪实
新华社广州8月28日电(余晓洁 昝馨)短短几年,建设创新型广东从最初的梦想变成了看得见的前方。
“从金融危机呼啸而来的2008年起,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指标排名第一。”站在形如“大眼睛看世界”的恢宏科技馆前,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自豪地说。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广东从金融危机中“突出重围”。开放、创新、合作、共赢,这是广东国际科技合作不变的主题。
取道“双提升”突出重围
“广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起步早,但从未像现在这样‘轰轰烈烈’。如今省领导在大大小小的会上,言必称科学发展,言必称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李兴华说。
由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广东2008年首当其冲地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端产业风光不再——外贸出口与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一批加工贸易型企业订单大幅减少。
正是在困境重重中,高新产业脱颖而出,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省科技厅统计显示,2008年当年,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LED、新能源汽车、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危机中逆势而上。2010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目前,广东拥有国家级高新区9个,数量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00家,总数全国第二。
地处东莞的中镓半导体公司,通过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研发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图形化蓝宝石衬底。这种衬底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并能显著改善LED器件性能。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力量让人看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曙光。借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重振旗鼓的信念,被不断坚定。
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共赢”
2009年11月21日,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成立,宣告珠三角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告别“单打独斗”,步入政府搭建交流平台的“联合共赢”时代。
“独联体国家老一辈科学家对华友好。他们的科技资源就像金矿,值得挖掘。”联盟秘书长郭凤志说。
立足珠三角产业化市场,联盟紧扣企业需求引进技术,为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提供咨询、评估、洽谈、跟踪“一站式”服务。重点吸纳独联体国家技术、人才资源向企业汇集,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在粤产业化。
联盟独创“哑铃型”合作模式,即在国内和国外两头建立“功能互补,两边一体”的研发机构和功能齐全的辅助机构,为合作方提供长远共赢的战略平台。
“‘哑铃型’模式强调共赢。在合作中要确保对方在参与中国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获得实际的好处。”郭凤志说。
自联盟成立起,“哑铃”两端的国内秘书处和国外研发中心被不断做大做强。尤其对国外研发中心的重点建设,实现了国际技术交流的高效运转。
目前,联盟共有成员单位210家,其中独联体国家成员单位30家,包括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多家前苏联著名研究院所。中方加盟单位既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风投机构,也有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外国专家局、园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
据悉,今年联盟将举办国际科技人才和成果交易会,引进纳米新材料国际科研团队和焊接技术工艺创新团队,推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对接和产业化。
“2011年计划引进技术60项,预计总产值可达50亿元。”郭凤志说。
三特点一模式“大科技、大开放”
“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按照‘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思路,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形成了层次高、领域广、合作国家多三大特点。”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省工研院)院长邱显扬说。
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为广东打开了一扇独特的世界之窗。省科技厅、省工研院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联合共建“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中乌研究院),开拓了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
中乌研究院对乌克兰的成熟科技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采取股份制模式,由省工研院以土地和资金,乌方以技术入股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形成国际科技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成果产业化。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零散短暂的合作难以带来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必须建立战略合作平台,开展长期合作,才能有效整合国际创新资源。”邱显扬说。
“平台-机制-人才-项目-成果”的链式国际合作新模式应运而生,即建设合作平台,创新长效机制,集聚优秀人才,开展高端项目,创造一流成果。
邱显扬认为,这一模式有效改变了以往重项目合作、轻资源集成和人才培养的现象,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以及国际科技合作与区域、国家、国际创新体系的有效衔接。
“中乌研究院的领先技术将对我国航空航天、核电、轨道交通、汽车、造船、能源等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为广东带来更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契机。”他说。
自信“走出去”驰骋四方
“不仅要‘引进来’,吸收国际一流技术成果,还要‘走出去’,输出新技术,全面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李兴华说。
一批科研机构、企业在国际科技合作的道路上迈出大步伐,通过开展技术援助、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广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广东省农科院目前已在马来西亚、越南建立了蔬菜、杂交水稻、蚕桑试验示范基地。广东蚕药在越南16个省、市推广使用。
一些民营企业也在科技创新与合作中奋力杀出一条“血路”。
与政府及科研机构相比,民营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合作方产权变更快,得不到所在国支持。外方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信心不足,对产品技术出口高度戒备。”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剑山说。
尽管如此,康达公司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在生物气、槽式太阳能等多领域与荷兰、意大利的企业合作,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市场遍及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通过国际合作和前瞻性产业开发,我们实现了从传统业务型企业到大型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华丽变身,破茧化蝶。”沈剑山说。
然而,康达不会止步于此。广东亦然。
根据“十二五”科技工作总体要求,未来五年“广东制造”将向“广东创造”转变,努力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省、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到‘十二五’末,创新型广东将基本建成,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当策马扬鞭,驰骋四方。”李兴华斗志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