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启动
|
|
时间:2009-06-15 |
|
昨天的北京,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在山青水秀的京北怀柔区,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产业园揭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在签约仪式上致辞。
签约仪式前,中科院与北京市领导在融洽的气氛中座谈。路甬祥说,产业园的建设标志着中科院在北京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的产业园将建设成为研发产业示范园、高级人才培养教育园,把握自然科学和高技术前沿,大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创业的人才,推动高技术产业孵化和传统产业转型。中科院将继续推动研究所、总部,特别是一些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有产业化前景的研发区、示范区落户怀柔,把北京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示范中心、应用中心和服务中心,为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服务。举办奥运后,北京的基础设施等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人才聚集度世界少有,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他表示,中科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动员全院力量,全力以赴,与北京市一道,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的科教产业园区。
刘淇感谢中科院长期以来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有力支持。他说,建设好科教产业园区,既是中科院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又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奥运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大力发展符合北京资源和地域优势的高端产业,极大关注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自主创新产业。北京市将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把北京建设成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北京市按照中央的要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同时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调结构、上水平。不但要发展金融为主的服务业,还要吸引重大高新制造项目落地,壮大高端制造业;不但要重视科研成果的产生,还要促使一批适合北京特点的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北京市正在大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北京建设。北京还要加大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使用,推动绿色北京建设。刘淇说,北京生产要素充足,可以为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中科院是国家最重要的科研单位,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同时为中科院在北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白春礼在致辞中说,中科院与北京市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并在推动科技奥运项目实施、推进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提升首都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中科院怀柔园区将更好地集成知识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资源优势,努力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与促进高科技产业化相结合,为实现北京市的科学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郭金龙致辞说,怀柔科教产业园的成立,是中科院与北京市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对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市将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能,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进一步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创造良好环境,为中央在京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做好服务,积极支持各类科技园区与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副市长苟仲文代表双方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合作协议。中科院北京分院与怀柔区签署了落实院市共建园区的具体协议、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市科委签署了合作协议、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等与雁栖经济开发区就重大项目落户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规划面积1300亩,由教育基地、科研与转化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基础与前沿科学基地)三部分组成。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定位于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按照规划,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园区将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学术中心;培养并聚集一批具有战略型思维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及其领衔的复合型创业团队;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并汇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截至目前,已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力学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心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10家单位的教育、科研与转化项目进入园区。
市委常委赵凤桐主持签约仪式。中科院和北京市领导施尔畏、詹文龙、李志刚、何岩、吉林、李士祥出席。(记者徐飞鹏王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