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薄熙来:把上访群众看作“自家人”
|
|
时间:2009-06-30 |
|
近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针对教育、群众信访、“唱读讲传”和对外经济合作等项工作,主持召开了4个专题工作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
教育事关未来,抓教育就是抓接班人
薄熙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义里,以人为本是核心,面向未来,提高人的素质就要抓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最现实、最直接、也最深刻地体现着科学发展观。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工作是基础性的,事关未来、事关长远,抓教育就是抓接班人,就是保证我们的事业不停顿、不中断!对中国的发展而言,不仅要抓经济,还必须抓教育;对人而言,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必须有理想信念和健康的精神。今天主城九区的书记也参加了座谈,希望大家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同时,还要当好“教育书记”,要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亲自听汇报,并带队在全区巡视,解决实际问题,把本区域的教育工作搞得更好。
教材编得好,学生就会有兴趣,就会自觉汲取健康向上的养分
薄熙来说,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而目前一些教材编得不够精深、也不够生动,难以入脑入心。一些学生为了应考,也只是硬着头皮去看。我们要为学生着想,精编思想道德的读本,把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道德精华浓缩其中,比如岳飞的《满江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又比如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段落,毛主席《实践论》、《矛盾论》的节选。不要搞一大摞一般化的东西,让学生兴趣索然,味同嚼蜡。教材编得好,学生就会有兴趣,就会自觉汲取健康向上的养分。
一个家庭再困难,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帮穷孩子念好书,积教育之德
薄熙来说,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的一条路,而且十分重要、行之有效。一个家庭再困难,只要孩子能上职高、上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一家人就有了希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各界资助,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有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要把教育扶贫做实,不断完善补助的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向教育倾斜,帮穷孩子念好书,这就是积教育之德。要加强农村教育,逐渐抹平教育领域的城乡差别,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学校的“健康工程”起码有两条,一是要有个操场,二是让农村孩子能喝上牛奶。
音乐、美术、书法、体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与情感,对学生感悟人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薄熙来说,过去把音乐、美术、体育都当做“副课”,其实,这些课程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音乐、美术、书法、体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与情感,对学生感悟人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比如练毛笔字,不仅是继承我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修养,同时也是“练心”。写字时,须清心静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笔端,实际是练孩子的心境,让他能静下来,戒浮戒躁。凡能写一手好字的学生,大多不浮躁。又如“讲故事”,也是一种素质,讲到感动之处,会催人泪下;讲到高兴之时,又让人开怀大笑。这一“哭”一“笑”,都是感染力。可以在全市举办“讲故事”大会,从小培养咱重庆孩子的表达力。还可以举办全市性的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激发起各校学生的竞赛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我市的校园体育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要把上访群众看作“自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同情,能帮就要实实在在地帮一把
薄熙来说,锦涛总书记经常强调两条,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群众信访是最具体的“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如果不下功夫把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好,怎么能实现科学发展,又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讲来讲去浮在上边是不行的,“大走访”就是要打主动仗。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对上访群众、困难群众的真挚感情,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解决一大批信访积案。
薄熙来强调,能不能做好信访工作,“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很重要。要把上访群众看作“自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同情,能帮就要实实在在地帮一把,能解决一些问题就解决一些问题。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乡里乡亲,即使他们上访的理由不太充分、不太合理,或缺乏法律或政策依据,也不能“一推了之”。上访群众多是小家小户,生活清贫,具体问题不解决,生活就很困难,他当然要找政府。就算他上访的理由都站不住,说到底,如果他家里特别困难也就是个理由,政府就应该关心,要让他能过得去。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对老百姓动真情、办实事。有的区县设立了特困基金,这个办法好,总得有一笔资金来兜底。 【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