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破解科技成果供需“双重不足”难题纪事 武汉是华中科教重地。坐拥几十所高校,科研单位云集,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明显。其肥沃的科技土壤也催生了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同时,武汉也是华中工业重镇。武钢、武重、东风、武烟等一批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聚集在此。
“科教强、经济弱”一直困扰着武汉。当年,诞生于武汉的“丽珠得乐”花落广东,至今还是武汉人心中的隐隐痛处。
然而,记者最近在武汉采访时发现,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50%获奖成果在武汉本土转化
在今年4月29日的武汉市科技奖励大会上,科技重大贡献奖在空缺5年之后,首次颁给了在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和中铁大桥局总工程师秦顺全。
光纤传感刚起步时,国家课题大多由著名院校承担,姜德生“自谋生路”,主动向企业靠拢,把技术变成股本与国内知名企业一起创办高科技公司。目前,他自主研发的7大类30余种光纤传感器已应用到石油、水利、建筑、桥梁等多个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光纤传感技术的产业化。
姜德生所在的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出现一批这样的科研团队,他们通过技术占股、自办企业、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科研经费从2002年的1亿元攀升到2008年的4.19亿元。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武汉本地的产学研项目越来越多,武汉市科技局的科技计划和举办的相关科技供需对接会,促使学校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在奖励大会上,记者还获悉一个数据:近两年来,武汉地区获奖的科技成果中有50%的成果为当地企业所应用,实现了转化。
在武汉高校和企业采访时,记者深深感受到武汉市“科技供需对接”正发挥重要的作用,把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驱动着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超前思维重在谋划
武汉市科技局局长杨新年说,从总体上看,我国许多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对外依存度仍比较高,反映我国科技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仍有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许多中小企业缺乏科技有效需求。
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双重不足”的问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有市场化导向不力等因素,但关键在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
杨新年认为,科技管理部门应有一种基本功:“诊断”本地产业,对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高技术出现,做出预测,进行科学选择。这是增强科技有效供给能力的基础,否则便无从知晓该供给什么,难以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确性。
但受诸多因素制约,科技供给却是有限的。武汉市科技局因而确定其总体工作思路为“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抓住特色,加强整合,稳妥推进”。
市科技局运作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先后启动了光电子信息、电动汽车、水环境质量改善等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06”科技创新行动工程,通过集中投入产生放大效应。2006年以来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三项经费都在当年科技三项经费的60%以上,累计投入科技经费3.88亿元,带动企业投入35.2亿元,吸引银行贷款、社会融资10.9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36.59亿元。
十大专项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龙头科技企业,造就了一批研究开发人才和团队。同时,拉长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推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的建设。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了1734.1亿元,同比增长25.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01.74亿元,同比增长26.75%。
“组合拳”打出一片新天地
2006年开始,为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市创新科技奖励方式,首次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重大贡献奖”;今年又首次颁发了科技重大贡献奖。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赵杏娥说,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加大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的权重,更加注重对已转化的自主创新成果的奖励。
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处长金开红说,在“科技供需对接”理论指导下,建立“专项计划”+“基本计划”的科技计划体系,是武汉市结合自身特色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实践。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成果供需脱节的难题,2006年以来,市科技局先后启动设立了“科技供需对接专项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设立了2000万元对接专项资金,专门支持供需对接项目。支持的项目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工农业和经济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第二,技术难题必须由企业和高校结合起来完成。
武汉市政府去年也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揽子“刺激”科技供需对接的举措。其中包括资助企业建国家级技术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可保原岗位3年,对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他人实施的、采用股份形式实施转化的、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所形成的职务成果股权等方面提出“四个70%”的激励政策。
武汉市专利局启动校企专利对接工程,对于实施高校专利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果的企业给予单项最高30万元的资助。据了解,2008年首批项目的7家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3457万元,上缴税收1864.12万元。其中,对接专利技术产品产值占到30%以上。
杨新年说,“科技供需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支队伍是做不成、做不好、也做不大的。努力营造环境,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要善打“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