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中国喝彩——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及普世性价值
|
|
时间:2009-09-14 |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让每位中华儿女引以为豪和热情庆贺的重要时刻。
30年改革开放历程,风云际会、波澜壮阔。这是一个与时俱进、思想不断解放的30年,一个体制深刻转型、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的30年,一个国力增强、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升的30年,一个快速发展、政通人和、社会保持总体稳定的30年,也是一个融入世界、和平崛起,成长为当今负责任、有影响的大国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表现为一个融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建设、精神成长、国家崛起为一体的全面进步过程。在过去的30年中,约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体制与机制创新。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牵引了一场世界现代化史上空前规模的经济社会转型。30年中,我国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世界上减贫人数的约90%是中国完成的。30年中,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政治发展始终保持和不断创造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效作用,党的领导地位、执政能力、先进性持续增强。30年中,社会自主性得到发育,社会结构出现多样性分化,各类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民间组织蓬勃而生,社会保障系统和支撑体系日趋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共识。30年中,中国人民的思想面貌、精神世界焕然一新,文化创新成为自觉追求,主流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民族优秀文化、西方有益文化得到尊重和传播,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都取得重大进展。30年中,对外交往日益密切,外交能力实现了从反应式利用向主动构建新国际体系方向的转型,作为大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综上所述,这种深刻、快速、持续、全面的发展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成效和功绩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认的。
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闪烁着中国人独特的智慧与创造。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其一,权威核心领导。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密不可分。党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性的目标战略、思想制度、组织领导、人才队伍,使之始终在有序、稳定的条件下展开。有效领导实现有效发展,体现后发现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特征。其二,形成适宜制度。不照搬照套西方的经验,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和现实需要出发,在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治理结构、核心价值观念、民主实现形式、对外战略目标等方面,选择了一条适宜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三,发展优先战略。始终清醒地把握现代化的核心基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入市场机制,坚持不懈地把物质生产、经济增长、财富积累、生产力发展、国力提升作为主要任务,并努力追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共同进步。其四,群众利益至上。以增进人民幸福为根本落脚点,注重平等,关注民生,追求共同富裕,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使改革开放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群众基础。其五,释放社会活力。通过思想解放、“放权让利”、取消“单位制”、建立市场体制、划分央地权责、明晰产权、尊重个体权利、包容多元等政策与措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其六,渐进均衡之路。不急于求成,大胆试验,渐次地将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沿海到内地,由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推进,不断地引向深入。其七,自主开放融入。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扩大开放,积极成为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国际机制和规范的实践者、国际共识的建设者,为改革开放创造有利发展环境,等等。这些经验是我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后获得的对自身、对世界、对现代化发展的认识结晶,沉淀和传承着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历史观、发展观、秩序观、开放观和幸福观。
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从外缘性因素看,比如,“冷战”结束后,“两极争霸”的国际体系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日益规范成熟的国际贸易体系,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制造业的梯度转移,为我国经济提供了迎头赶上的契机,等等。这些外部环境和条件,客观上成为起点相对低的现代化国家后来居上的“后发优势”。从内生性因素看,我国在30年时间内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风靡世界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在国际竞争中长期起作用的比较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30年的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其间经历的挫折及其反思成果,则直接成为我们选择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契机和思想源头。这也充分说明,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发展,虽迥然不同,又是相续相承、不可分割的。更为本质和关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寻找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大国兴起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指导中国取得过去30年及今后发展的根本性大战略。事实雄辩地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决不是一种侥幸的“意外事件”,也决不是一个无法解读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偶然神话”。这些内因外缘将在长时段里发挥影响。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发展的根本选择,也是一个继续深化的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30年所走出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同样具有着普世性价值。这是一条有利于世界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广阔的发展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可以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动互惠、共同发展。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越多,世界与中国一起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这是一条不需要挑战现存国际体系的和平崛起道路,中国的发展与现行国际体制是适应与和谐的,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正是在现有国际格局下,在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机遇下取得的。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代表了中国的主张和努力目标,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正得到世界各国日益增多的认同。这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不同的自主性道路。它在认真学习、比对和借鉴现代化先行国家经验的同时,敢于破除西方一元论的发展思维,根据自己特定的国情,赋予了发展模式的丰富性、多样性,被称为“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钦佩的试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富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中国经验。总之,当代中国以自己原创性的实践,开辟了继欧美传统现代化模式之外的第二条道路。它使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的路径,也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并且创造性地使社会主义承担了原先由资本主义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任务,从而取代资本主义赢得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领导权。这无疑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取代和超越,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条道路无疑具有着双重突破的含义,它既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样式的突破,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解的突破。我们应当为之骄傲和自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已完全成熟定型,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实、丰富和完善,还需要经历更长时间和各种环境的考验。
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一个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起点,一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我们要在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之后,创造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新辉煌。这一新起点以及新一轮的冲刺,将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关键、更为艰巨、更富有挑战性的形势和任务。30年快速发展势头能否继续保持,城乡分割、区域失衡能否得到化解,生态环境能否切实地保护,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创新能力目标能否实现,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能否有力解决,治国理政的制度化体系能否早日建立,在和平崛起中能否经受住各种考验,等等,都是决定我国下一阶段现代化发展能否步入更高境界、创造新的辉煌的重大课题。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的中国现代化规划蓝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这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那就是对改革开放30年及时进行科学的总结,努力把这30年的发展成就说充分,发展脉络理清楚,发展道路讲明白,发展特点把握住,发展经验概括好,以及对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估计足,从而进一步继往开来,解放思想,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自信心、自豪感,形成更为广泛全面的改革开放共识,更加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这是中国学界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这套丛书共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五个分卷,从学理层面上,对3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转型与成就、政治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社会变迁的结构与整合、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成因、对外战略的演进与轨迹,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对改革开放实践孕育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不少独到、新颖、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学术界对改革开放30年的深层思考和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界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及其灿烂前景的由衷欣喜和热切期盼。
是为序,纪念伟大的改革开放30周年!
(《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丛书》经济卷、社会卷、国际卷、文化卷、政治卷,潘世伟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