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下第一村”
|
|
时间:2009-09-14 |
|
“我82岁(虚岁)了,什么会都出席过,什么样的主席台都坐过,但参加中央全会还是头一回!”10月14日早上7点多,在华西村金塔宾馆一间会议室,刚刚出席过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吴仁宝兴奋地讲述人生中最新的“第一次”。
“在华西,‘三农’已经实现‘三化’:农村标准化,农业多元化,农民知识化。”吴仁宝说,“这次全会上,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我们大华西,要提前5年实现翻番!”
“老伙计”看“老书记”:他从没打过退堂鼓
60岁的孙耀兴自称是吴仁宝的“老伙计”。18岁开始工作,当过华西村化工厂厂长和副村长的他说,是“老书记”培养了自己40多年。
穿着立领男装,开着奔驰轿车,用着IPHONE手机,已经退居二线的孙耀兴如今很现代很享受。回忆起与“老书记”一起创业的苦日子,孙耀兴感慨万千。
1961年,靠从邻村买来的一台1000斤的大石磨起家,华西村走上了工业化之路。“文革”期间,村里偷偷地搞了一家小五金厂。为了不让外人发现,老书记在工厂四周垒起高高的围墙,挂上厚厚的窗帘。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中搞了10年。靠这种“地下实践”,华西村掘得了“第一桶金”。
“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改革开放开始后,华西村开始大踏步前进。“1984年销售收入2000万,1988年有一个亿,而现在每年增加100个亿,去年达到450个亿。”
“他有很强的信念和信仰,面对挫折,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再一个就是精力旺盛。像我六十岁就退休,他现在大事小事还在考虑。国际旅游节开幕,老书记腰扭伤了,但开幕式的串联词他亲自改了又改。讲到精力充沛,我有三个不如他:吃饭吃不过他,走路走不过他,熬夜熬不过他。”
“第三代”看“第一代”:书记爷爷笑眯眯地看着我
王霞军出生于1977年,是华西村的第三代。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华西村稻花飘香,蛙声阵阵,小伙伴们喜欢在田里捉青蛙。这时,老书记从田埂走过,大家不约而同叫一声“书记爷爷”,“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看我们,然后匆匆走了。”如今已经是华西村钢铁公司高速线材厂常务厂长的王霞军说,“工作后反而与老书记见面少了。老书记在华西村,就像我们对亲人的感觉一样——亲近亲密,却又印象模糊。”
2001年从南通工学院毕业后,王霞军到村里一家工厂当了电工。“只要踏实做事,又有能力,华西村就会给你机会。”2006年,王霞军担任了副厂长,今年则当上党委委员。“我正好赶上了华西村这几年大发展。”
说起收入,王霞军很满意。“我们的收入分几块:工资、福利、补贴和奖金。奖金当中,八成是股金,两成是现金。股金记在账上,如果不取,一年还有20%的利息。我去年的现金收入20万,还有股金40万,就能分红8万元。”王霞军说:“拿股金的主要是我们中心村村民,大概有2000多人。厂里面有的职工工龄长,分红多,即使是普通职工,收入也可能比我高。”
关于股金,王霞军还讲了个故事。早些年,为了帮父亲看病,母亲就找到老书记,想把股金直接拿出来。结果,“老书记把自己的两万元钱借给了我妈。他说,你把股金取出来了,以后分红就少了。”
“现在,村里哪怕是出国留学的高材生,都愿回来。像我表弟,在日本留学,明年就毕业了,打算回来了,村里的工厂跟日本有生意往来,有他的用武之地。”他说。
“小导游”看“大导游”:他是华西村“最有名的景点”
原来的华西村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人,但是从2001年到2006年,华西村变大了:周边13个村陆续加入华西,组成35平方公里的大华西村。在这里,生活着3.5万人。他们中,有两万人来自天南海北,又叫“新华西人”。
李敏是2003年大学毕业后,跟男朋友一起来华西村旅游公司的。“因为华西很有名,从小就知道,所以就过来啦!”
用导游的专业眼光看华西,李敏推荐几个经典景点:生态农业园—山顶万里长城—金塔观华西全貌—华西之路展廊。另外,还有农民公园、幸福园。在龙沙山上,今年9月8日开工建设了一条索道。“到年底,就可以坐缆车游华西了。”村里正在兴建74层,328米的“增地空中大楼”——中国最高的乡村高楼!
当然,华西最有名的景点还是老书记。“每天上午10点半,老书记会与游客见面拍照,有时还在大礼堂作报告。”李敏说,“老书记也是华西村的大导游。他的讲解很生动。他一上场,我们就在旁边跟着听,跟着学。”
(记者翟慎良郑全庆江锡民孙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