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三盘 风箱呼呼 掌柜伙计亲如家人 找寻库钢 数次打磨 做得好刀不锛不卷
白石亲访 仁兄相称 板书广告鼎力推荐 刻瓷钻子 国内首创 蘸火断面定夺硬度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正新在前门外打磨厂开办“张记小铁作坊”,清光绪六年(1880年)更名为“张顺兴刻刀铺”(“刻刀张”)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张德山出徒后子承父业。1925年,张德山之子张凤鸣接管刻刀张。1966年,刻刀张并入永定门外锋利刀厂,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匠人概说:张凤鸣自1925年起跟父亲学徒,在火热的烘炉前拉风箱、锻造、磨刀,一点都不马虎。除了继承父辈的技艺外,他对刻刀张最大的贡献便是将只做行活,逐渐转向为文化艺人制作专用刻刀,种类也日益丰富,那是刻刀张最为繁盛的时期。1966年,刻刀张消失,张凤鸣没有让儿女继承手艺,以前跟着他干活的师弟们也相继去世。如今只能怀念、记录老匠人和他的手艺了。
刻刀并不稀奇,尤其对手艺人来说,那是他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犹如梨园名角的曲不离口和文人的笔不离手。刻刀本身却有好坏之分,第一道工序就是选钢材。钢太硬容易锛,太软又会卷刃。刻刀张所用的钢材都是在京城的各个铁局子里搜罗来的,买回来后要经过反复试验,并根据刻刀的不同用途选用原料,做出来的刻刀锋利无比、不锛不卷,成为篆刻、木刻等手艺人的首选。
“锤剪刀锥百炼钢,打磨厂内货精良。教人何处分真假,处处招牌镊子张。”——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
这首诗里的“镊子张”就是刻刀张的前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河北一带闹灾荒,十五岁的张正新和几个老乡结伴,从河北冀县逃荒至北京,在一家小铁铺学徒。出徒后在柜上干活攒了点钱,又找朋友凑了些,在前门外打磨厂找了一间半小房,买了两个钻子和几把锤子,开了家小铁匠作坊,取名张记小铁作坊。主要做各种小刀和镊子,给各刀剪铺送货。其中要数姑娘出嫁时开脸用的小镊子做得最好,人们便直接称呼张正新为镊子张。
随着镊子买卖越来越红火,不少商铺眼红,也纷纷挂出镊子张的招牌以假充真,于是仅打磨厂就出现了数家“镊子张”。张正新不得不转变方向,寻找新的营生。
清代的书籍大多是木版印制的,制木版需要刻刀。此外,刻印章、做牌匾以及石工等手艺活也需要刻刀。打磨厂里虽有几家铁铺做刻刀,但质量很差,用起来不是锛就是卷。于是张正新便开始尝试着做刻刀。
做镊子用铁,做刻刀则要用钢,原材料成了张正新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当时最好的钢是库钢,这种钢只有清朝工部才有。伙计们跑遍了京城的铁局子,最后终于找到了库钢。有了好钢,打制也不容易,钢太软,刀子容易卷刃;太硬又会锛刃,因此要在炉火、锤打、蘸火等步骤上反复试验。打造数次后,第一把不锛不卷的刻刀终于出炉。清光绪六年(1880年),张正新挂出了“张顺兴刻刀铺”的牌子。
上世纪30年代,木刻界使用的木刻刀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所以著名木刻家郑野夫便拿着日本木刻刀的样子慕名到张顺兴求制刻刀,希望国内也能生产。在了解了木刻艺人的刀法和所使木料的软硬后,张凤鸣开始试制刻刀。经过在梨木板上一次次地试验,最后才制成一种薄刀口的木刻刀。刻刀的刀口内外角度合适,用起来刻竖丝不起毛,刻横丝不带刺,锋利耐用。当时著名木刻家郑野夫、李桦、刘砚等都用张顺兴的刻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