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行业特色 > 食品行业 > 行业史册 >
  推荐阅读
中国茶产
1月23日,由《中国经济报》、《
  中外建筑对比,看独具中国特
速冻食品行业——从国内到国
后起之秀——中国体育建筑学
人类历史上的五类食品
世界有机农业特色发展的动态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特色发展大
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开
我国电声行业:“谋特色,塑
中国茶产业经济人物与品牌企
  特色推进
商权支付
编者按: 所有人赚的都是认知的
  [专家观点]商权支付百日回本,
[专家观点]购买商权课程“充电
[媒体报道]媒体析国资委新掌门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我国电声行业:“谋特色,塑品牌”
 
时间:2009-10-13

 
       电声器件主要指扬声器、扬声器系统、传声器、耳机、耳机、受话器、送话器、送受话器组、各类通信帽和拾音器等以及相关附件。电声器件是人们用声音的方式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艺术必不可少的组件。它具有对声音的接受、转换、传输、重放和测量等功能。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国电声器件专业生产企业约有1000多家和一个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视电声研究所。在电声器件生产企业中扬声器生产厂家占大部分,小部分厂家生产类别较全面,有扬声器、传声器、耳机、送话器、受话器、通信帽、拾声器等(包括附件)。某些中大型骨干企业除生产以上产品外,还生产声传输和声处理设备,成套声系统设备。

 

       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电子元件产业发展战略提出,要将电声器件行业建成电子元件中第一个出口型产业。现在我国电声器件已经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已成为我国电声器件出口的最大市场,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电声器材、音响、视频产品制造商(包括一些总裁、总经理)纷纷来华,与我国许多电声企业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一、发展简史
       1932 年上海亚美无线电公司用进口马蹄形磁钢装配舌簧扬声器,拉开了我国电声产品制造业的序幕,随后建立了一些小型手工作坊式的制造厂或兼作厂,但直到 1949 年也仅能生产少量舌簧和动圈励磁式扬声器。


       新中国成立后,电声器件工业大体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1949 ——1957 年,是开拓产品逐步形成电声产品专业工业化生产阶段。
       一方面以公私合营,厂点合并形成一批重点地方国营企业,如利闻电机厂(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天津真美电机厂(天津真美电声器材公司前身)、广州国光广播器材厂(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上海电讯器材厂等;另一方面,南京无线电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等国营企业也分别建立专业化生产车间或分厂,而形成现在的南京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七九七厂等。当时的华北无线电器材总厂一分厂(现七九七厂)是从原民主德国成套引进了扬声器和传声器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从零件制造到成品装配、测试的全套设备及管理体制,这是我国电声产业进入现代生产的里程碑。1953年,国营第734厂成立了通信电声器件设计小组,摸索使用仪器来测量送、受话器的性能指标。1955年来了前苏联专家,为通信电声器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58 一一 1980 年是技术逐步成熟,专业化生产发展壮大阶段。

       这一阶段先以收音机用扬声器为主,后又以黑白电视机、录放音机配套为高潮,扬声器得到很大发展,形成了φ55 一φ 400 的较完整的系列产品,满足了当时的配套需要,并有一些厂开始向香港、东南亚地区出口。 1959 年国庆十周年为首都十大建筑配套,是我国成套室内外扩声系统的开端,也是电声技术的一次进步。1960年2月电视电声研究所(三所)开始筹建。该所的任务是广播电声器件和通信电声器件以及三机(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等)的研究。三所成立以来,为探索电声器件的理论、设计与测量技术,发展电声新换能器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该所拥有全国性电声专业技术刊物《电声技术》期刊。三所的建立为我国电声器件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6年——1970年,电子部重点抓了军用电声器件的发展,迅速扩大了生产通信电声器件的一批厂点,使得军用电声器件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重点发展。1974 年为我国演出团研制成套的音乐扩声系统,标志着我国专业音响产品的起步,同时,七九七厂、南京电声器材厂、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天津电声器材厂为斯里兰卡等 37 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剧院、议会大厦、体育馆场等提供相应的电声器件和组合件,也为国内大型楼堂馆所提供成套音响系统。

 

       1981 一一 1988 年,以彩电配套扬声器和出口为重点的大发展阶段。

       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各企业纷纷引进产品、技术和生产线。八十年代初期,七九七厂引进了日本松下公司的前膜式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技术及生产线,上海风雷广播器材厂,山东潍坊亚光电子有限公司等,均引进了日本的驻极电容传声器生产线。而我国的扬声器生产线先后从日本、美国、法国和台湾地区引进了20多条。与此同时,各省市、乡镇都在组建扬声器生产厂。通过引进技术和零件制造、装配生产线,促进我国电声行业大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声品质量的提高。使我国扬声器、传声器、立体声耳机产量猛增。1985 年产量突破 1 亿只, 1987 年扬声器产量猛增到 1 . 8 亿只,产业结构也开始向零件专业化生产过渡。以江浙为代表的各地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校办企业开始发展,形成区域性优势;以深圳特区及广东省为代表的由各地、各种经济成分形成的联营企业、合资企业也开始发展,电声器件企业发展到250多个。


       1988 年5月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声分会在北京成立。

       本会于 1988 年 5 月在北京成立,来自全国 22 个省、市、自治区 40 家企业的厂长、经理出席了这次会议。电声协会先后制定了 《 协会章程 》、《 秘书处工作细则》、《 会费交纳、管理办法 》、《 增强行业观念 》等行规行约。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行业脉搏。本会成立后,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并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摸清了行业现状,掌握了企业脉搏,为政府制定政策,为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促进了会员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了同行企业的团结与合作。协会制定了“八五”、“九五”期间电声器件产业发展方针分别为:“分层次、上档次、搞特色、创名牌、上规模、打出口” ; “搞特色、创名牌、上规模、打出口、成系统、增效益”。

 

       1989年,以出口带动电声产业全面发展时期。

       由以香港和东南亚为主的市场转向重点开拓北美和欧洲市场,取得明显成效;一些重点企业已进入国际大公司的配套体系,成为他们的长期合作伙伴。这一时期是零部件专业化、集约化和电声企业集约化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大发展的时期。在技术改造方面是在消化 80 年代引进扬声器装配线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验和基础加以改进而建成更加有效和实用的生产线;相当多的零部件生产设备也是国产设备,近年来才又引进一些更先进的零部件生产技术和设备,形成浙江天乐、宁波向阳等纸盆振动系统和盆架等零部件专业化大生产企业,广东肇庆和广西柳州、山西阳泉等 T 铁专业化生产厂。一些具有实力的老企业从竞争和探索中,逐步做好自己的定位,提高素质,搞好特色,形成规模,多数已进入良胜循环。一些新企业如江苏远宇等脱颖而出,以科技为先导,在特色和集约化生产上下功夫,获得长足进步,进入行业的前列。 1989年我国扬声器产量达 2 . 1 亿只,超过日本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形成外向型产业。

 

二、发展现状

       电声协会成立19年以来,是我国电声器件高速大发展的19年,产量直线上升,到20世纪末,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声器件生产国,世界第一的电声器件出口国,2005年我国电声器件产量将超过58亿只,占全球总产量的60%。产品的档次以中低档为主,正在逐步推出更多的高档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的电声器件生产加工中心,自行研制掌握了电声器件部件到成品的全部生产技术,形成了电声器件生产工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


回顾我国电声器件行业的发展具有七个明显的特点:

(一)根据电声行业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发展方针

       在2004年5月召开的电声行业第九次会员大会上,我们确立了由“大”变“强”的发展方针。就在当年初,根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的文件精神,协会着手制订,并于年底六届二次理事会讨论通过了《电声行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和重点举措。同时制定了 “重信息,抓创新;严管理,树形象;上水平,增效益;谋特色,塑品牌。”新的行业发展二十四字方针。审时度势,及时提出行业发展方针和指导性意见,是推动行业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会员单位认真落实九次会员大会精神,依据《电声行业“十一五”规划》,纷纷制定本企业发展规划,突出了科技创新,从而使全行业前进有了方向,奋斗有了目标,加快了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步伐,为在21世纪初叶实现电声行业由“大”变“强”的伟大目标,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行业专家编制的《电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专业性,加强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指导电声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电声器件产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大幅增长

       80年代,以彩电配套扬声器和出口扬声器为重点,促使我国电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一方面,原有的电声企业纷纷通过从国外引进扬声器技术和零件制造专用设备、装配生产线,致力于改变作业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一致性。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我国大陆的转移,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浙江、广东、江苏扬声器装配厂呈现出遍地开花,星罗棋布之势。与此同时,深圳、厦门、东莞一批新建的合资企业也崭露头角,加入电声器件制造大军。形成了在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生产上规模、管理现代化程度高的一批骨干企业,像天津真美电声器材有限公司、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下电子部品有限公司、横店集团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飞宇电声有限公司、南京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第797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有了这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电声器件的年产量迅猛增长,1996年达到12.5亿只,超过了日本;在这之后,-直保持着年均增长22.58%的高速度向前发展,2005年预 
 
       计将达到58亿只,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三)把国际市场作为我国电声器件行业的主市场

       80年代中后期,政府主管部门和刚刚成立的电声行业协会明确指出:电声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出口,并提出了“把电声行业建成外向型行业”的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电声器件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电声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全行业80%的企业有出口业务,大批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近年已有一批外向型企业获得QS—9000认证,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绿卡”。“九五”期间,电声产品出口创汇年均增长率为17.4%,从1996年出口创汇6.7亿美元,增长到了2000年的14.3亿美元。“十五”前四年年均创汇增长率大于25%,2004年出口创汇29.9亿美元,较上年22.17亿美元增长34.9%;贸易顺差高达20亿美元,位居电子元件贸易顺差第一位。2004年出口量为38.28亿只,较上年29.91亿只增长28%。2004年出口创汇超过1500万美元的企业有10家,它们是: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天津真美电声器材有限公司、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下电子部品有限公司、三洋电机(蛇口)扬声器事业部、深圳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凌嘉电音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乐集团公司、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横店集团电声有限公司。

 

(四)走专业化协作道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从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电声器件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为了适应电声产品大出口的形势,电声行业“八五”发展规划,把专业化生产从零部件抓起作为我国电声专业大生产的发展思路,行业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一思路成为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思路。“九五”、“十五”期间,用由“大”变“强”统一企业、行业的思想,专业化生产成为企业和行业的共同行动,整体提升我国电声行业的竞争力。我们行业的具体实施情况是,电声器件装配企业对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的支持,无论在技术上、采购、自身结构的改革上,都是无私和配套的支持;零部件专业化企业也从经济、供应保证、价格等方面支持电声装配企业。相互支援,整合资源,提升我国电声行业整体竞争力。

       专业生产扬声器零配件的浙江天乐集团和宁波向阳公司规模日益扩大,都投入巨资,新建厂房,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批小型专用线材、胶粘剂企业也应运而生。同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肇庆、柳州、阳泉相继建立了T铁生产基地。零配件专业化生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效地改变了电声企业原有的结构模式,电声行业产业链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优化。这种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行业组织结构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为电声装配企业上规模创造了条件,为电声产品数量大扩张和出口大发展——即电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嵊州、、宁波和东阳已形成电声零配件产业聚集带,是电声产业布局的重点,电声协会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引导、支持他们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生产手段完备,品种齐全,高档次的电声零配件生产基地。

 

(五)狠抓科技进步,上档次、上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多年来,电声器件行业走了一条外延型、数量型、速度型的路子,从“九五”开始,电声行业把“上档次,搞特色,创名牌”作为新的发展方针,许多企业开始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向产品的精度、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效益。1995年,电子工业部批准了广州国光公司和南京电声公司的立项,把大型扬声器出口基地列入“双加工程”;又批准了浙江天乐集团、上海飞乐公司的立项,把扬声器纸盆生产改造和汽车扬声器列为“九五”投资项目。电声产品结构的档次得到了提高,汽车扬声器、专业及家用高保真扬声器、多媒体扬声器、大屏幕彩电专用扬声器和移动通信用薄微型扬声器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行业走上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对我国成为扬声器生产大国、出口大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一大批企业纷纷筹措资金,投入技术改造,改造的重点是研制开发各种高品质的零配件和采用CAD、CAM技术。“十五”期间我国电声行业重点发展的新零件及新材料。主客观指标达到国外著名品牌扬声器性能水平的掺杂音盆及非纸音盆;灵敏度高、失真小、一致性好、频带宽的球顶振膜及传声器、耳机振膜;扁线音圈及骨架铝片材料国产化;高磁能级的磁材,重点是Y40类磁体;适应大功率、快干中心胶及各类高可靠胶粘剂;高稳定性CONEX、NOMEX定心支片;电声器件专用纸浆及特殊规格和要求的线材。

       这些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必定会对中国电声器件行业再度大发展大提高产生重要影响,促进-次质的飞跃。

 

(六)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采取措施激励创新

       协会每年4月召开一次专家组会,每年的专家组会议内容是交流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情况和经验,分析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评审上一年度的科技进步奖。专家组对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对推动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协会举办的各种专题性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问题。同时,为企业开辟市场牵线搭桥,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在中电元协领导的支持下,电声协会率先筹集了科技奖励基金,设立了“电声行业科技进步奖”。“十五”期间,累计申报项目62项,共评出二等奖12项,三等奖45项,共发出奖金16.8万元。这项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强有力的推动了电声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我国电声产品的档次。

       在本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上,在全体理事的大力倡导下,理事会做出决议:设立电声行业协会第二届科技奖励基金,现已筹集基金40万元。
       科技兴业靠人才,协会委托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举办的电声强化班,这四年入学的人数明显增多,期期爆满,2003年超过100人。本会在不断实践中,找到了为科技兴业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

       今年8月,协会根据电声企业需求,又委托天津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和天津真美电声器材公司举办“电声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班”,首期共招收学员30多名。此“培训提高班”将长期办下去,解决企业发展中电声人才缺乏问题。

 

(七)把推进企业文化和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将会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先进的企业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要不断调整企业制度的建设。本会积极在行业内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作为本会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并在北京召开了“电声行业企业文化研讨会”,国光电器、天津真美等单位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会刊《电声通讯》和《信息资讯》加大了宣传力度,引导全行业搞好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电声行业的整体素质。我国电声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要想在今天的世界上生存发展,除了每天的生产经营活动外,一定要认真考虑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
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促进企业“三改一加强”和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应对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

       本会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业内一些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上,在苏州成功召开了电声行业企业信息化推进会,向全行业推广信息化工作搞得好的国光、真美、上声、天乐和横店电声等单位的经验,加快全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步伐。信息化将给企业固有的经济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信息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变革和创新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促进产品的换代和技术升级,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提升电声行业整体综合素质。

 

三、发展趋势

(一)研发高档电声器件

       在我国“十一五”电声器件发展规划中,首先明确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的起因、作用、重要性和前景。即“随着电子整机向数字化、高频化、多功能化和薄、轻、小、便携式的方向发展,电子系统向网络化、高速处理、高速传输和宽带的方向发展,也为了适应信息战,信息装备的武器化和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的需要,同时整机市场还呈现出市场成长快、普及进程快、市场寿命短、更新换代快和国际化等新的特点,这些都必须要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支撑,而且也刺激了新型元器件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元器件进人一个以新型元器件为主体的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只有支持新型元器件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信息产业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定义,高档电声器件必须具备“能够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电子技术和整机更新换代的新一代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和特征。而不是简单的性能高,所以它不是通常所指的“发烧友”电声器材。首先它要为数字化、网络化电子信息整机和系统配套,有市场、有产业化规模。初步确定包括:

       ①通信用小型、宽频带电声器件和组件——主要是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所用的送受话器、扬声器、声响器、耳机话筒组和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②数字式等新型电声器件实用化。移动通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激光和数字式通信电声器件直接应用于数字式设备,这可省去 AD&DA转换优势是十分明显的。PVDF压电新材、平板(PANDL)换能器不断涌现。移动通讯用送话器逐渐被性能更优的驻极体型传声器替代,新型MEMS麦克风的体积更小、性能更优,将在电声领域诞生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一代产品。

       ③数字化音频视频产品配套用高档电声器件。人们物质生活水准的上升,必然引起对音乐文娱生活的追求,对音质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作为音响系统中的始终端设备—传声器和扬声器(扬声器系统)对音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录音级、家庭录音(半专业级)电声器件会很快提到议事日程,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已有几百家录音棚,西方国家家庭录音已很普及。这是一个电声器件企业可以开辟的新场所。数字广播的普及,音频信号的优良化使声信号源的质量大大改善,从而对扬声器、耳机等电声器件性能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电声企业必须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制生产出新一代的扬声器、耳机等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中档偏上水平的电声器件是我国电声器件企业的优势,而且国际市场又用量较大,抓住这个市场机会,促进专业、准专业电声器件的研制生产,是国际市场给予的一个良好机会。

       ④汽车音响用高档扬声器。汽车扬声器仍将向长冲程、大功率、高灵敏度、宽指向性、低失真方向发展。就汽车超低音扬声器来说,欧美国家将12英寸超低音做到单向振幅50mm、功率2000W甚至4000W、灵敏度超过100dB,其宽指向性可使听者全身感受到低频而非听出来的低频。综观其结构可发现,其在磁路设计和振膜材料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

       从上面可看出,这些高档电声器件是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网络化、数字化产品和汽车电子配套的,是为支柱产业配套。随着这些电子信息产品的成长和普及,相应的电声器件产品就会有大的市场,必然要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近年全球移动通信和计算机产业规模已大大超过传统的 AV 设备产业规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已几倍于传统 AV 使用者,普及和更新更快,已经成为电声器件产品的最大用户,要求高,促使相应的高档电声器件技术、品种和产业规模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这必然将带动电声器件产业进人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从基础抓起。

       ① 从材料、零部件抓起。要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如振膜等的研制和生产。要善于使用新材料、新结构的零部件。还要重视材料、零部件性能和尺寸的一致性。要注意外观质量。 
       ②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要做好与人体工程、语音学、语言学、建筑声学和美学的结合。
       ③ 要注意和整机设计者沟通,尽可能主动地考虑相应的机壳材料、结构、腔体的声学效应。
       ④ 要推广 CAD 、 CAM 、 CAG 。 
       ⑤ 严格工艺,注意胶粘剂的使用;重视新夹具、新工艺设备的研制和推广。 
       ⑥ 企业管理要走信息化。

 

(三)从提高产品品质入手,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们的中低档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中国喇叭水货多”的呼声再也听不到了;但是,中高档产品的差距仍然存在,主要是设计思路不新,基础材料落后,品质缺乏特色。缩小与消灭差距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在专业化协作的条件下,零配件企业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希望他们在提高零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狠下工夫,把技改的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品质,充实科技队伍,建立研究机构,聘请国外专家,跟上国际潮流。装配企业要在装配工艺上多下工夫,象国光和真美那样“全员管不良”、“不良品 1 % ”。几家主要的国有企业要努力开发自己的特色产品,发展自己的特色零件,做到“同行没有的我有,外国没有的我也有”。这几年,很多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很快,取得的进步令人欣喜。但是,应当看到,产品品种变了,口径大了,绝不等于上了档次。“上档次”的根本含义是把产品做精,内在性能好,技术含量高,而且具有独创性。我们千万不要在产品结构略有调整之后就停步不前,更不要把新领域的新产品做“粗”做“滥”。

 

(四)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中小企业的立身之本。要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要不断探索符合市场规律、体现企业优势、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依据《电声行业“十一五”规划》,制定本企业发展规划,突出科技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究开发,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在全行业推广先进的电声器件设计软件和电脑测量技术,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电声产品,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我们行业目前 OEM订单为主的现状,要培育自我品牌,大力提高我国电声产品的知名度,打出我们行业的名牌产品。用10年左右的时间,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实现创新型行业努力奋斗。

 

(五)制定全球发展战略,开创世界电声史上的“中国时代”。

       高举科技兴业的大旗,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品种规格沿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扩展。实现专业电声器件、通信电声器件和汽车音响电声器件达到国际水平;电容传声器、手机用微型传声器和微型扬声器、扩声用专业扬声器(包括扬声器系统)进入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坚决贯彻以客户的要求为产品标准的原则,加快ISO-9000,ISO-14000,ISO-18000及QS-9000等国际质量安全环保标准的认证工作,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继续实行“上档次从零件抓起”的方针,提高和完善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行业组织结构。鼓励有条件的装配企业,保留精干的零部件研制开发力量,生产自己的专有零件,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在全面多方位满足国内各领域需求的同时,继续发展面向国际大市场。提倡出口地域要全方位,以远洋为主;出口产品要多层次,以中档为主;出口形式要多样化,以自营为主;出口客户以国外大公司为主的方针,以适应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真正使我国电声行业变大为强。

       电声行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新的24字发展方针:重信息,抓创新;严管理,树形象;上水平,增效益;谋特色,塑品牌。让我们在新的24字发展方针的引导下,坚定信心,共同努力,争取在本世纪的头十年开创一个国际电声领域的“中国时代”。
 
 

 
上一篇:蜂蜜:一种有三千年历史的特色健康食品
下一篇: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基金行业历史
  相关链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食品申
·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
·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大违法
·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
·八马茶业安溪铁观音入选“红榜”
·听王潮歌讲“印象大红袍”的前世
·“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
·云南南涧县及全州的标准茶园创建
·浙江茶叶局“开化龙顶”及图被认
·浙江宁海县望海茶产业发展座谈会
·2009年安徽省五家水产养殖合作社
·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马帮 零距离体
·中国茶产业经济人物与品牌企业颁
·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清江源”烟叶被授予湖北恩施州
·“迎新春紫砂壶收藏展”在贵阳太
·江西修水县茶园测土配方施肥专家
·2010年天津茶礼品节暨迎新春茶礼
·山东省政府召开省食品药品安委会
·华建敏强调:要全面推进食品安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