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增城市已形成了一江(增江)、二道(凤凰城至白水寨、鹤之洲至湖心岛)、三游(北部生态游、中部文化游、南部工业游),五大旅游核心区(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何仙姑景区、小楼人家景区、湖心岛景区、鹤之洲旅游区)的大旅游规划建设新格局。下一阶段,增城市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大力实施全区域旅游化战略,坚定不移把旅游当作是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借助强势,发动全民创业创新创品牌,建广州最美景区,创广东最美乡村,努力把增城市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把旅游作为提升地区文明形象的重要举措来抓
增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重在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让增城处处像公园。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乡”。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用规划公园的要求来规划城乡,对生态严格落实“四原”(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保护;用建设公园的标准来建设城乡,提出“五园”公园化(家园、田园、果园、校园、工业园公园化),让城乡居民生活在花园里,工作在公园里,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其最终目的是把增城建设成为珠三角的大花园;用管理公园的手段来管理城乡,重点抓好“三边”(路边、山边和水边)环境整治,全力推动主要干道路边、景色优美山边、江河水库岸边等区域向园林化公园化转变;用经营公园的理念来经营城乡,通过竞争性融资,投资、资助、捐赠、购买命名权和广告权等方式参与公园的景色布置和经营管理。
目前,增城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发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规划和资源整合,完善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经营主体招商,提升旅游品牌水平。
把旅游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来抓
为推动增城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城市因地制宜地把全市规划为三个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工业基础比较好、区位好,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中部城市功能和设施都比较完善,定位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北部1000平方公里工业基础比较差,但生态环境好,又是增城市水源的上游,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北部不发展工业,但并不是不发展经济,增城市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借助强势,营造发展旅游业的环境。大力整合、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高标准、高起点打造核心旅游景点景区,大力发展会议休闲度假经济,同时兼顾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创建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珠三角度假休闲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增城市当前把旅游作为北部镇街的支柱产业,并逐步培育成增城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已从城乡规划、特色产业体系、资源整合、资金保障、人才使用、政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几年的艰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把旅游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
近年来,增城市以核心景区建设为重点,整合周边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各种旅游文化元素,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文化、市政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乡村生态文化游、乡村美食游等十余条“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一业旺百业,形成了旅游消费新热点,增加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产品的消费,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产品变成畅销的旅游商品,增加了农村致富新途径,全市农村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的文明水平、村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上半年,北部生态功能区(派潭、小楼、正果)完成市本级税收收入1770万元,同比增长57.61%,北部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变为优势资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步实现“绿色崛起”。
下一阶段,增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打造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农家乐、林家乐以及农产品、旅游产品超市,加快景区景点酒店、餐饮、商场、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会议经济,把旅游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