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连续增长,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大幅上调了2009年全年产量和需求量预期。
与此同时,对于地方发展钢铁业的“勃勃雄心”,中钢协也提出了警示:小心悲剧多于喜剧。
钢材消费预期大增
在召开的中钢协2009年三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表示,由于上半年形势的变化,预计今年全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在5.1亿~5.4亿吨,增幅在12.8%~19.7%;实际消费量预计在4.9亿~5.2亿吨,增幅在3.5%~9.7%。
而今年初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曾综合各方因素提出,2009年粗钢产量预计为4.6亿吨,表观消费量仅为4.3亿吨,到2011年,国内粗钢产量也仅为5亿吨左右,表观消费量为4.5亿吨左右。
据迟京东介绍,2008年10月中国粗钢产量增长率下降了16.4%,粗钢消费增长率下降了18.8%,达到历史最低点;2008年8~10月连续三个月产量低于表观消费量下降幅度;随后从2008年11月开始,下降幅度减缓,截至目前,表观消费量增长已连续8个月高于产量增长幅度。
另一让中钢协重估今年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依据是,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了国内钢铁消费量增加。2009年上半年,国内粗钢产量达到2.6658亿吨,同比增长1.23%,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26798万吨,同比增长10.1%。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政府4万亿投资重点主要为铁路、公路、机场、灾后恢复重建、廉租住房等,今年以来,钢材的消费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迟京东表示,建筑和交通受益于政策投资,钢材消费增长明显。2009年1~5月,国内钢材消费流向为:建筑51.9%、工业33.8%、交通6.3%、其他8.0%,而2008年钢材的消费流向结构是:建筑49.3%、工业37.1%、交通5.2%、其他8.4%。
具体来看,在钢材消费大户中,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消费钢材同比增长12.6%,铁路估计同比增长约158%,汽车行业同比增长约16.5%。
迟京东认为,受政策、出口结构及地区调整的影响,增加钢材出口可能性较大,但是根据目前粗钢产量的生产消费情况,下半年粗钢产量保持上半年平均日产水平的可能性较大。
钢铁重组忌冒进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钢材需求的“井喷”,各地发展钢铁业的热情高涨。一个表现是,在全国版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不久后,地方版的钢铁业振兴规划接踵出台,并且“口气”都不小。
对此,迟京东代表中钢协发出了警示,表示地方钢铁企业重组要“小心悲剧多于喜剧”。
截至目前,已有10省市发布了钢铁专项振兴规划,每个省市都准备打造大中型钢铁企业。以山东为例,该省计划培育山东钢铁集团成为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培育3~5个专业化中型企业。
江苏则计划到2011年力争前五名企业生铁、粗钢集中度提高到75%,钢材集中度提高到55%,力争2011年形成1家年产钢3000万吨(包括省外控股企业产能)左右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骨干企业,同时整合冷轧、镀锌、彩涂等下游工序,完善产业链布局。
迟京东认为,地方政府的钢铁振兴规划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产业链长而庞杂;另一大特点是,本地钢铁企业重组趋势明显,排斥外地企业重组本地企业。在他看来,这种“近亲结婚”和“家长包办”的重组模式,可能会削弱优势企业竞争力水平。今年7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太钢集团视察时也曾表示:“企业兼并重组,重在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不仅要‘貌合’,还得‘神合’。”
中钢协预警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省钢铁产量的宏伟目标汇总后,超过了国家钢铁振兴规划的目标。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5亿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预计到2011年,国内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与2008年基本保持不变。但各省现在都在增加2011年产量目标,各省汇总起来,明显超过了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