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江苏省科协、江苏科技报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的系列高端科技报告会在江苏南京市图书馆拉开帷幕,徒步横穿南极中国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原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为南京市民奉献了一场题为《全球变暖与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报告。能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不少市民只得站在门口听完演讲。众多听众纷纷表示,秦院士的语言风趣幽默、图片精美生动、事例通俗易懂,听后受益匪浅。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秦大河在报告中介绍了1906年~2005年的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他指出,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1995年~2006年(1996年除外),过去50年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对于北半球来说,20世纪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世纪,而上世纪90年代又是最温暖的10年。2006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961年~1990年均值高0.42℃,为有记录以来的第6个暖年。
秦大河在报告中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海平面将升高18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全球遭受海洋沿岸风暴导致洪水危害的人数将从目前的7500万上升至2亿。这样的状况如果持续千年,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进而造成海平面升高约7米。
秦大河院士说,这些观测事实都证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秦大河说,气候与环境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我们的生活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我国面临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和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难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面积广阔、山地灾害加剧等。
据1990年~2007年数据统计,近18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8亿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2.6%。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将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到2030年,农业减产5%~10%,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改变,肥料、杀虫和除草剂等农业成本增加。
秦院士说,气候变暖虽然对工业的影响不像对农业的影响那么明显、那么直接,其敏感度仅为农业的一半,而且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和滞后性,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农产品原材料、零售业市场需求、能源消耗及劳动者工作效率等因素间接影响工业生产。
另外,根据IPCC估算,2005年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2美元。秦大河举例说,“在全世界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图上,我们发现二氧化碳的增加不是一条直线,在1990年的时候出现了波动。因为在那一年,苏联、东欧解体,很多工厂关门,排放减少了。”秦大河说,经济萧条会使人类节制生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经济萧条虽然对气候变暖有减缓作用,但这是被动的,一旦经济转好,二氧化碳排放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
秦大河介绍,目前可以证实的是,人类活动远远大于自然界,全球变暖已超出自然界正常变动的范围,由它带来的天气反常90%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全球平均损失可达GDP的1%~5%。有研究称,造成的损失甚至可高达5%~20%。如果人类的行为不加节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6℃,人类将遭遇天气的巨大报复。
美国小女孩“难倒”秦大河
在报告会上,秦院士向听众展示了他前些日子收到的美国得克萨斯一个小学生的电子邮件。在电子邮件里,这个只有10岁的小女孩向秦院士一口气问了5个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第一,你有什么建议,在不影响工业生产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如果全球变暖继续下去,地球什么时候会不适合人类生存,我们什么时候要搬家?第三,你认为要有多长时间才能实现人类从污染的能源转换成新能源,也就是绿色能源?第四,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能够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事情?第五,我们什么时候能知道有关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最权威的说法?秦大河笑着说,尽管小学生让我尽快回复,但我至今也没有给她答案,因为大多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全世界科学家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尽管如此,秦大河还是认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将会理解更深。2007年10月12日,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因近20年来先后4次发布评估报告,告诫世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致,并提出了阻止气候继续变暖趋势的对策与方法而获奖,秦大河代表中国科学家出席了颁奖仪式。
秦大河介绍说,IPCC由4000多位世界顶尖气象科学家组成,其中包括100多名中国专家学者。自1988年IPCC成立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IPCC的会议和活动。中国气象局作为国内IPCC活动的牵头部门,组团参加了IPCC历次全会和主席团会议,阐述我国关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基本立场,在重大问题上反映我国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IPCC评估报告中反映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因此,虽然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是一项集体奖,这也应该算作中国大陆科学家获得的第一项诺贝尔奖。
相关链接:IPCC
IPCC是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的英文缩写,是WMO(世界气象组织)和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它的作用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这些评估吸收了世界上所有地区的数百位专家的工作成果。IPCC的报告力求确保平衡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并具有政策相关性,但不具有政策指示性。IPCC已编写了一系列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现已成为决策者、科学家、其他专家和学生广泛使用的参考书目。
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有5个主要组成部分: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的演变进程受到其自身动力学规律的影响,也受到外部驱动力(如火山喷发、太阳变化)以及由人类引起的驱动(如对大气的组成及土地利用的改变)的影响。
温室效应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应该是-18℃,而不是现在的15℃。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