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行业特色 > 环保 > 行业史册 >
推荐资讯
湖南省怀化市园
湖南省怀化市园
[更多]
·湖南省怀化市园林设计——因地
·记录环保事业的发展——2009年
·对刚刚起步的"长林"
·内地环保特色企业首接海外项目
·2008年的触动、感觉、特色必将
·邓小刚:西藏的产业发展定位,
·“绿色GDP”打造“生态东部”-
·成立“两委”作为全国环保科技
·一部令人震撼的环保著作,拉开
热点资讯
2008年我国环保设
据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
[更多]
·2008年我国环保设备产量近12万套
·关于开展2005年噪声达标区建设工
·三峡水库为长江中游补水量40亿立
·展现环保特色,湖南“生态建设与
·关于加强对水库坝下环境隐患排查
·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
·青岛市环境噪声管理规定一九八九
·预处理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是必
·"母亲河"环境有喜有忧 青海政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88204742

Email:tese@xue.me
MSN:tese.me@hotmail.com

她使中国的环保赢得世界的尊重——记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
时间:2009-08-12



 

2005年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可谓风云四起——央视经济频道十年打造的“经济年度人物”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让人们触碰到这个时代的经济脉搏;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从媒体的责任以及媒体的眼光出发,展现出媒体的价值取向;《南方周末》评选的“年度传媒人物”,则以另一种角度碰撞着社会的良知和正义。

本专栏中的人物,有的是名牌企业的打造者,有的是以一种精神感动了社会的个体劳动者,有的是在政府机构履行职能的公务员……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以自己的行为或业绩影响着中国某一方面的建设进程,同时,作为行走在东西方交汇点上的人物,也都有自己的沉淀和思考。敬请大家对此栏目给予关注并推荐稿件。

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国际地球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22日上午,北京地球村、“地球日”国际和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共同在北京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开展“4·22世界地球日—节能减排公民行动,一盏灯、一颗心、救地球”大型环保活动。笔者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于次日在华展国际公寓地球村办公室对廖晓义进行了采访。廖晓义女士身着一件深蓝色蜡染布衣,她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中就让人感受到她所提倡的环保理念。

挖掘中国的生态智慧

寻找问题的根

《对外大传播》:2005年您获得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领奖时的心情如何?

廖晓义:去年我作为“经济年度人物”获奖,这让我感觉很奇怪。当时,央视打电话给我,征求意见,说我当选为“经济年度人物”的候选人。我说:有没有搞错,我是搞环保的,而且是非营利组织,不是公司。他们说:没搞错,今年有社会公益人物。当时我还是觉得奇怪。结果当选了,在领奖台上我是比较感动的,这说明社会、政府、公众,对我们这样一个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为环保所作努力的一种认可。而且是在这么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大奖颁奖活动上,选择了我这么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人物,让我能够和这些中国经济界的精英人物站在一起。这其实已经传达了很多正面、积极的信息,一是从单纯的关注经济到更多地关注环保;二是对环保的关注,从政府行为的视角更多地扩展到对于民间行为、民间组织的关注。


 

《对外大传播》:北京地球村的环保理念跟国际上一致吗?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是联合国的folk point(民间联络站),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去参加联合国环境署的年会,跟各个国际环保组织的接触也比较多。我即将参加一个论坛OECD,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俱乐部,也是30多个发达国家的论坛。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全球化的平衡。会议上,我会做一个演讲。这是一个部长级的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一些外国的总统。

我们跟国际社会在环保的方向和理念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地球村跟国际环保界有一点“不同”,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中国几千年的生态智慧,还没有被发掘出来,首先还没有被国人认知、没有被世界认知,这是一个成本最低的环保资源,这必须从我们心灵深处去挖掘。所以,我把地球村的日常管理交出去,就是为了当“矿工”,下井挖矿然后把它运出来。不仅是我,中国已经有一批人在做这样的事情,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重新捡起传统文化,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中国很顽强,中国的这个脉不会断。他即使是受到一些,比方说从“五四”以来,受到西方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这些多的污染物的入侵,但我相信中国人还是有自净能力的,因为有5000年的文化积淀。你会看到很多人在不同方面正在恢复这个脉,一旦这个脉起来,精神家园修复起来,自然家园也能够挽救,只是希望这个过程能够更快一点,我原计划等过了2008奥运之后再退出一线管理,但现在我感觉到时不我待,我每天都有非常强的紧迫感。

我现在正在做一部叫《天之道》的纪录片,就是想纪录他们这一批人的想法、做法,他们想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只有精神家园建立起来,自然家园才保得住。环境本质上是人心的问题,环境污染是人心被污染,环境的荒漠是人心的荒漠。生活方式的后面是生活价值,生活价值的后面是一种终级关注,对于人这个生命体在这个宇宙天地间的位置的认识,这就要回到本源,这个就是哲学层面的认识,这里面就有中国的生态智慧,这个就是“道”,要把“天道”挖掘出来,这个才是问题的根,也是解决问题的根。而对于这一块,西方人都已经开始重视了,因为他们搞环保多年,也认为“根”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搞环保的人也会把环境当作一个仆人,当作一个对象化的思考,认为已经污染了,破坏了,也可以进行修复。现在西方哲学已经有了一种新认识,即不再对象化地思考自然,而是一体化地、平易地认识和思考自然。这种认识就是来源于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

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亲笔信

《对外大传播》:您经常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曾经在2000年获得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2001年拿到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奖”,这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在世界上赢得了很多赞誉。国际上怎样看待中国的环保问题?

廖晓义:国际上惊讶中国的发展速度,但是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背后就是高速的资源消耗。经济是资源的代名词,资源是自然的代名词。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投资,同时他们也认为中国在环保方面尚显不足的就是公民的参与程度不高。和高速的资源消耗相比,对环境的任何投入都只是杯水车薪。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再思考,公民参与机制需要再建立。这是我得到的信息,我本人也非常认同这种看法。

《对外大传播》:您曾走访过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您应该会感受到他们的环保理念和模式,您觉得中外环保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廖晓义:中国搞环保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一种文明或个体生命的存在,无外乎有5个层面:“道”、“德”、“法”、“器”、“生”。“道”是天道、信仰;“德”就是一些行为规范,遵从天道的行为规范;“法”在西方指的是法律,在中国讲的是心法和道德的约束;“器”就是技术和一些手艺;“生”就是生命。西方主要强调的是“法”和“器”,就是法律和科技,这是西方搞环保的两个特色,他们主要靠环境技术、环保技术和环境法,但是现在西方的环保也走到了困境中。在生活方式上仍然是过度消耗资源,生态效应太大,降不下来。当生态效应太大的时候、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不想从根本上改变对自然的态度,真正建立一种和自然情感性、互生共生性的关系时,那么环境是不可能搞好的。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有人意识到这点,一个经济的社会不等于一个可持续的社会,西方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的一些观念开始向着东方走,东方的观念里面就是“道”和“德”。“道”就是“天”,“德”就是要合一,人要顺其自然,要尊重、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在这个前提下来发展“法”和“器”以及各种行为。另外中国的环境立法必须向西方学习,在加强法的力量的同时,也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接受当今最先进的理念。但无论如何,道德是不能丢的,这是我们区别于西方的优势所在,一定要重建生态道德!

《对外大传播》:您经常代表中国、代表地球村去参加一些大型的国际性会议,也能与一些外国的政要和民间组织代表进行交流,比如克林顿总统也曾经和您见过面,请问您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哪一场景,或者哪一句话?

廖晓义:丹尼斯·海斯是世界地球日的发起人,也是世界的一位风云人物。2000年,他来中国参加中国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当时我们和全国四十几家民间组织共同举办了“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活动结束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在中国的3天,是我30年环保生涯中最难忘的。”他看到了30年前的美国地球日的前夜,找到了30年前在美国发起地球日的那种感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为我们题词:“感谢地球村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所做的努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费尔,还专门给我寄来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北京地球村在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备受瞩目,它以热情而坚定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中国草根组织的具体目标,对此我深表敬意。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中国正处于十字路口。通过选择一条可持续的道路,通过对环境的关注,中国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并对整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可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的《执行计划》,由此地球村可以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实践,取得更加卓著的成就。寻求本地与国际范围内公民社会的支持,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维护发展,这正是你们这样的组织的责任。这种高尚的行为将为后代留下恒久的遗产,并使得我们的星球更加美好。祝愿地球村能够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成功应对挑战。”

“我目前的工作就是休闲”

《对外大传播》:您作为2008年北京奥组委的环境顾问,您是怎么开展这方面工作的?

廖晓义:本来我们应该对奥运的整个工程和规划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我们自身的时间方面的限制,对这方面的关注不是很多。

我们一直在做的是“绿色奥运713”。“3”是指奥运精神的三个支点,运动、文化、环保;“1”是指一个平台,“太极文化”;“7”是指七个公民行动,节约行动、回收行动、护绿行动、健康行动、绿色社区行动、绿天使行动和企业公民行动。我们就想通过推动这七个方面的公民行动,来帮助实现绿色奥运行动计划。我现在特别着急,只剩两年了,我们正在全力推进。

《对外大传播》:您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和爱好?您怎么处理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廖晓义: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读书,从中去寻求安身立命的根基,这让我感到快乐,思考本身就是乐趣。工作和生活的区别只在于,首先,它是不是你所喜欢的;第二,它是不是可以由你来掌握的;第三,它是不是多样化的。在我这儿,工作,这三个都达标,所以我目前的工作就是休闲。我现在做的是我喜欢的事,是自己能够掌握和选择的事,又是丰富的、多样性的活动。不光是开会,我要做片子、做电视、讲演、出书、做光盘、做歌,还要去乡村、去社区搞一些文化活动。

《对外大传播》:听说您要退出地球村的一线管理,留出时间进行心灵环保方面的探索,您能否跟我们谈谈这件事情?

廖晓义:对,我现在已经退出了一线管理工作。我退出,是因为我这个团队已经起来了,现在有时间思考跟人的生命更有关系的东西。心灵环保就是思考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选择,是不是朝向幸福的选择。物质、财富、名利、权力,这些东西是否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怎样才能有一个幸福人生?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全民奔小康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认GDP,这很害人。如果没有环境,就不可能有未来的GDP。这个道理很简单,GDP的影响只能在一两代人中间,我们不能做这种饮鸩止渴的事情。

另外,我们不能荒废了自己的文化,人的很多幸福是靠心灵的植树造林,在心里植草、治污。人的很多幸福不是靠钱能买得来的。这种精神家园的建造不能荒废。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返回上页
上一篇:张金如:要注重环保 不能再当轻纺业的"染缸"
下一篇:惠农区环境比过去强多了,过去成天冒烟的烟囱都看不见烟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