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刘少奇而修建的。位于刘少奇故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1984年筹建,1988年开放。有 8个展室、1个声像厅和2个怀念亭,主体建筑3100平方米。纪念馆西南面的山地上,有高7.1米(基座高3.1米,铜像高4米)的刘少奇铜像。
全馆陈列面积约为900平方米。有藏品3000多件,其中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遗物近800件。这些遗物中,有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有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用过的农具,1961年5月回乡考察时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草帽、眼镜、公文包等。特别珍贵的有刘少奇赴苏访问时穿过的水獭皮大衣和用过的袖珍收音机,还有一对一直使用到逝世前的海绵枕头。另有反映刘少奇生平业绩的照片1000余张。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主馆坐北朝南,呈三级阶梯展开,为分散自由群体型庭院结构。大门楼正中悬挂的金字匾额,上面篆刻邓小平同志手书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八个苍劲大字。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是一张刘少奇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巨幅照片,两侧分别摆放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敬献的花篮。馆内共有八个展室,内容为少奇同志的生平业绩陈列,分为五个专题。
第一部分: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体现了刘少奇是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之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进行了长期的坚苦卓绝的斗争。
第二部分: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刘少奇殚精竭虑,献出了他的全部心血和精力。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和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三部分: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表现了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有特殊的贡献。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党,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赢得了全体中共党人的崇敬、信赖和爱戴。
第四部分: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要职,身居高位,但与人民群众保持着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他是一个崇高伟大的巨人,同时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凡人。
第五部分:与大海同在。颂扬了少奇同志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但斗志不衰、信念不改的崇高品格,昭示了“历史是人民写的”的真理。
纪念馆内有一个小巧别致的怀念亭,由湖南省总工会捐建,上书彭真同志的手迹“怀念亭”三字,四侧为名家题撰的对联,馆区内另设有“情满炭子冲——各界人士瞻仰刘少奇纪念馆”、“古今档案珍品展”、“宁乡四髯”陈列(“四髯”指何叔衡、谢觉哉、王凌波、姜梦周四位宁乡籍老革命家)。这样,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使观众能更准确地知道宁乡的历史,更清楚的了解主席的故乡。馆内还有典雅大方的休息室供来宾休息,有音像厅为观众播放反映刘少奇同志生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