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浏阳51家花炮生产企业成为第3批浏阳花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到目前为止,已有金生花炮有限公司、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等3批共94家企业通过资格评审,获准使用浏阳花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4年来,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实现产值由50亿元上升为100.7亿元,创税8.64亿元,税收增长近4亿元,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出口占全国总量的67%,内销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产值、市场占有率和创税都实现了翻番,居全国首位。
千年花炮源于浏阳
浏阳花炮又被称为烟花、鞭炮、焰火、花火等,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浏阳制作烟花鞭炮,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的誉称。浏阳花炮与中国古老的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民间传统节日,或各种庆典晚会,人们放鞭炮烟花以示喜庆。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花炮“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花炮与焰火的制造源于别出心裁的燃放爆竹的方式和放鞭炮的花样:往空中一甩者为“冲天爆”,将爆竹裹在泥团里扔在空中,泥雨四溅者名曰“龙王送雨”,将点燃的鞭炮丢进水塘,水花四溅,曰“蕴着发”。
这些别出心裁的燃放方式所引发的想象,已具有了花炮和焰火的雏形。然而,最初制造花炮主要还是满足官府庆典的需要。传说雍正皇帝登基时,要在元宵佳节燃放响炮、花炮,传旨鞭炮行业,要创新花样上京。浏阳官吏诚惶诚恐,四处张贴告示,广纳良才,并指令鞭炮能手李泰限期创出新花炮进贡,致使李泰寝食不安。一天,他路过铁匠铺,见锤下星火四射,有长有短,有红有白,有粗有细,有粒有丝,顿生灵感。随后李泰扫了一些铁屑,回到家中把其锤得粉碎,再掺以火药和米汤搅和在一起。铁砂、火药拌和得大小粗细不等,再以黑硝作动力,装于底部导火线处,点火之后便喷射出形态各异的花朵来。待李泰的新花炮在紫禁城上空升腾,落下缤纷的花雨,雍正看得眼花缭乱。到清朝康乾时期,浏阳花炮已经扬名于世,生产制造水平已经很高,湖南每年奉献给清朝皇宫的贡品,就是由浏阳制造生产的。嘉庆初年,浏阳花炮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东乡、南乡、西乡农闲时从事花炮生产制造的达30余万人,县城的生产作坊超过300余家,工人达2500余人,年产量在14万箱之上。同治年间,浏阳花炮形成大行业,南方的大瑶铺、金刚头、澄潭江、文家市、杨花及县城的南市街一带,89%的民户从事花炮生产,素有“十家九爆”的说法,生产工人达5000余人,年产量保持在25万箱左右。至光绪年间,浏阳花炮已销往香港、澳门及南洋,成为名牌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浏阳花炮外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3大类3000多个。1995年浏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荣誉称号;2002年成立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常设浏阳;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浏阳花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浏阳花炮的生产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使用就地取材的土纸、土硝、硫磺、炭末、红白泥土等作为加工原料,总共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已研制成功安全可靠、无公害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高科技新产品,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花炮燃放也由传统的手工点火改为遥控点火,燃放程序全部由电脑编排操控。
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据了解,浏阳花炮真正的繁盛期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到2004年,花炮产业实现产值32亿元,创税收6亿元。在近30万浏阳花炮从业人员中,有90%来自农村,吸收了全市7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鞭炮业又带动了矿产、造纸、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在生产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剧增的形势下,有的花炮生产厂一味追求数量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一些产品出现断捻、不响或安全系数较低的现象。外省有的购货单位甚至提出退货,要求索赔。
面对这种形势,浏阳县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维护浏阳花炮的名牌信誉,开始对花炮行业进行整顿,共停办674个个体生产户,停办或纳入集体的联营体达294个,并当众将385箱劣质产品销毁。随后,又对全县未出厂和经营单位库存的七八万箱花炮全面进行拆箱复检,烧毁了各种不合格产品2000多箱。为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全县建立了县、区、乡、村4级行业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该县实行花炮品种生产审批制度,凡经检验和鉴定符合质量标准的品种才发给合格证,生产厂家凭证方可生产,产品外运要经过车间、企业、经营公司和县花炮质量检查所进行质量全面检验,不合标准的不准外运。
浏阳质监局更是对花炮生产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引导企业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用现代化手段来检测花炮,使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保障。然而,随着浏阳花炮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外地假冒浏阳花炮的现象也如影随行。一些地区假冒浏阳花炮厂名、厂址或者借用浏阳地域品牌的现象极为严重,不仅侵害了浏阳花炮的品牌形象,而且极大扰乱了行业市场秩序。
为了给浏阳花炮整体提质,并保护这一享誉世界的品牌,2003年在湖南省及长沙市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浏阳市质监局提出将浏阳花炮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该县质监局主动出击,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论证和意见征求工作,聘请了众多国内知名的专家组织评审和指导申报工作,并编写了大量的程序申报文件和地方标准,逐一通过国家审核批准。该县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连续4次进京汇报申请,通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核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保护彰显效益
至目前为止,已有94家企业获准使用专用标志。更为可喜的是,地理保护在花炮企业中已经产生影响并显现出效益。
浏阳市大吉烟花爆竹制造有限公司,2005年获准使用地理产品保护标志以来,对内严格按标准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对外大力宣传地理标志保护,在每件出厂产品上都用上保护标志,使大吉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信誉,建立了品牌。近年来,先后开拓了广东、江浙、河北等市场,2008年产值比2005年翻了两番。东信烟花有限公司在争夺2008年奥运焰火的燃放权时,地理保护标志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4年来,浏阳花炮企业通过整合提升,数量由原来的1000多家整合为现有的921家,但产销量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000万箱,浏阳花炮的产值、市场占有率和创税都实现了翻番,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浏阳地理名与花炮产品名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烟花文化。湖南省质监局总工程师江涛表示,94家标志使用企业相对于浏阳近千家花炮企业而言,还远远不够。他希望浏阳花炮企业借地理标志保护在提升质量,树立品牌,创新营销,维权打假上的独特作用,让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在即将到来的国庆60周年的庆典上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