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
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从远古时代起,在江苏这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江苏境内就生活着丹徒“高资猿人”;在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丹徒人”、“溧水人”、“宜兴人”等远古居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炭化小米,吴县草鞋山文化跨越中发现的炭化籼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线片以及“杆栏式”房屋建筑遗存,昆山千墩、吴县张陵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来看,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
春秋时期,江苏分属吴、宋等国,战国时为楚、越、齐国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九江、会稽等郡。西汉时分属徐州郡和扬州郡。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属江南东路的一部分。
元朝时,苏北属河南省,苏南属江浙省。明朝,建应天府,直隶南京。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省辖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通州府、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和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苏全境解放,分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两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出由47名委员组成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专区九县和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1966年1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中断。
1980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复办公。
江苏人口
据统计,2008年末江苏省总人口数达到7676.5万,比上年增加75.6万,增长0.73%,其中户籍人口为7317.7万人。城镇和乡村人口比为51.9:48.1,男女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全省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741人,比2006年末每平方公里736人增加了5人,继续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的首位。
多年来,江苏一直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1982年人口普查时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0人,1990年为654人,2000年末达到714人。自2000年以来,由于总人口持续低速增长,人口密度增加速度放慢。2001年末为717人,2002年末为719人,2003年末为722人,4年间人口密度年均增长1.4%。
江苏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省的99.64%。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多,共有26万人,但55个少数民族齐全,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2%,其它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截止2003年底,全省共有就业人口4468.7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等单位就业人员603万人,比上年减少12.7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674.2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