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主题特色 > 建国60年 > 旗帜飘扬 >
  推荐阅读
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
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公
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1949年3月5日 中共七届二中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特色推进
顾秀莲在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专家观点]奚国华:制定具有中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论坛视点]张怀西在中国特色实
[论坛视点]最具中国特色系列评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时间:2009-09-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九十五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四人,列席的五十三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同志主持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程是:一、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改选和增选中央主要领导成员。全会之前召开了预备会议,对上述议题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讨论。这次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这次会议将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

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全会认为,《决议》的通过和发表,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必将产生伟大的深远的影响。



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同志辞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全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选举的结果是:

一、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二、赵紫阳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三、华国锋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四、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五、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他们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六、习仲勋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会认为,经过这次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的改选和增选,对于加强中央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集体领导和团结一致,保证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充分实现,将起重要的作用。

这次全会充分发扬民主,到会全体同志畅所欲言,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讨论决定中央领导人选的过程中,采取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恢复和发扬了我们党在延安整风期间形成的优良传统。这次全会生动地表明了我们党的坚强团结,充分地反映了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

全会相信,如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而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那样,这次经过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也必将促进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相关链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
·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
·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总路线
·知识分子会议
·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
·1949年3月5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战略决战的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
·新中国奠基的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