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遵仪院士:发挥自身特色 找到“金钉子”
|
|
时间:2009-10-12 |
|
在中国地质大学,刚毕业没几年的学生都有这样的记忆,秋日的午后,一位银发苍苍的老者在校园骑着单车,矍铄的身影引人注目。
他就是我国古生物地层学教育的奠基人杨遵仪院士。鲜红的中式服装,温文尔雅的言谈,前不久,在杨院士百年华诞之际,笔者有幸走近这位百岁老人,倾听他的同事、学生讲述其地质人生。
走进杨老家,一个富有特色的收藏引人注目,那是为了纪念一次划时代的界限层面确定工作,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制作的一把独具魅力的金钉子壶。一把小壶,记录着老院士的地质百年。
两亿多年前,地球大陆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地壳运动,整块大陆四分五裂,这是地球从古生代到中生代过渡的重要标志。这次剧烈的地质活动,被详细地记录在地层的某个深处,地学界称之为“金钉子”。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成立了二叠纪三叠纪工作小组,一时间,寻找“金钉子”成为全球地学界的热点,各国科学家纷纷出动,希望能收获这一代表着国家科学荣誉的“金钉子”。
年过七旬的杨遵仪担任了中国地质大学工作组长,开始在整个华南地区寻找标准的地层剖面。经过千里奔波,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牙形化石比传统认识中的菊石更有代表性,就向国际地层研究组织提出了建议,很快在各国的研究工作中得到证实。2001年10月,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地层正式成为全球标准剖面,已经90多岁高龄的杨遵仪主持了国际盛会。
杨遵仪找到了事业上的“金钉子”,也为人生铆上了一颗“金钉子”。
上个世纪30年代,目睹了旧中国政治经济的腐败沦丧,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的杨遵仪毅然转入了进行实务研究的地质学。1939年秋,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一边是条件优越的挽留,一边是正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祖国,何去何从?他选择了归来。
作为我国古生物地层学教育的奠基人,他创造过无数个第一:领衔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学教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专业,开设了第一个“生物地层学”课程。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质学》(英文版),是继李四光之后系统向世界介绍近半个世纪中国地质研究进展的专著。
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对我国北祁连山、南祁连山、贵州中部、青藏高原和华南等地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这些地区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并为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众多头衔中,他最为看重的仍然是教授席位,最得意的还是教书育人提携后学,数十位院士、一大批地学界国内外知名学者从杨门走出。
著名地质学家殷洪福院士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出版研究生论文时的情景,其间需要中英文同时提交,当殷洪福拿到导师修改过的英文论文,又是惭愧又是欣喜――自己的内容剩下不到一半,字里行间全是老师修改的痕迹。正是这篇处女作让殷洪福在地质学界一举成名。在恩师的生日庆祝会上,殷洪福无限感慨,“这样的修改比自己重新写一遍都难,现在很难再找到杨老师这样的人了。”
“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有把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生命才会有价值,一生才会有作为,才会活得有意义!”庆祝会上,老人的这番话让听者动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