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珠江口东岸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要求,在电子信息产业已有坚实基础的广东惠州市提出了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构想,并明确提出,力争到二0一二年该产业总产值达到二千四百亿元人民币,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二0二0年达到七千五百亿元人民币,巩固提升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地位。
然而,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功实现升级转型,成了惠州电子信息企业倍为关注的问题。
对此,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曹淑敏提出了 “融合产业”的新思路。
“我们回顾历史发现,每次金融危机后都有新兴产业的崛起。而当今,许多新兴产业都是融合型的产业。譬如以往电话就是电话,电视就是电视,但现在电话可以看电视,电视下一步将可用来上网;又如今天跟惠州企业聊的数字家庭,是家电、通讯、广播、电视等融合而成的新产品;又如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与我国正要大力振兴的汽车产业,也可融合诞生出汽车电子产业;还有三G技术,也只是一个技术平台,一个通道,上面可以走电子商务,也可以走游戏业务,都将诞生出多种不同的融合产业。谁只要有技术的支撑能力,把几个产业融合在一起,就可迅速占领新兴市场。”曹淑敏说。
曹淑敏指出,惠州以后发优势选择了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的数码电子产业。在十多年来,走过了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两个关键时期,培育起了TCL这样数一数二的企业。而且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雄厚,产品多样,可考虑抓住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发展融合产业。还有惠州逐步形成的二加八(即石化、数码为支柱,现代农业、旅游、物流、制鞋、汽配、服装、制药、建材八大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以及其他八大产业如何融合,也可以规划一下。
此外,还可考虑二、三产业跨产业的融合,比如如何把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在一起;电子信息企业,也可利用国家振兴汽车产业计划的时机,与汽车工业结合,占据长期市场。
曹淑敏还指出,电子信息这一块,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振兴十大产业计划。工信部有支持技术改造的二百亿经费,还有国家推出一系列重大专项,将有重大投资。企业的研发能力只要稍微往上走,就能走上国家振兴的产业链当中,提升自身的产业位置。惠州定位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如果能培育几个在国家布局中门槛高、品牌好的大企业,找自己的特色、专势,在“专”上打造会更有优势。
就惠州电子信息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曹淑敏认为,企业在选择电子信息产业链研发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链,选择好市场定位,解决企业“空芯化”问题,围绕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发更多的实用消费技术。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作用,历史经验表明,人才是率先走出经济危机,并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