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东连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阳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和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北与河源市郊区交界。东部属韩江流域,中、西部为东江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14°40'-115°30',北纬23°10'-23°45'。全县境域:东起南岭乡东溪村山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东西长88.6公里;南起上义镇捲蓬村,北至白溪管理区燕子岩,南北宽64公里。全县面积3627平方公里。 紫金县城至省城及相邻县、市公路距离:东至五华县城水寨镇104公里;西南至惠州市144公里,至深圳市223公里,至省会广州市270公里;南至惠东县城平山镇130公里;西北至河源市68公里。
建县后,先后实行过的行政区划体制,有明代都、图、里(社)、村制;清代都、约(社)、村制;民国区、约、村,区、乡(镇)、保、甲制;解放后区、乡(镇)村,及公社、大队、生产队制。1988年,全县有23个乡镇,15个居民委员会,302个行政村,1829个自然村。紫金县位于华夏陆台东南地洼区。由于印支运动的结果,使泥盆系——中三迭统地层褶皱隆起,形成紫金县北东向复背斜,并伴随形成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东西和北西向的断裂构造,三组组成了紫金县菱形网格状区域构造骨架。县内地层以中生界地层为主,岩浆岩分布广泛。
本县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3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6.15万千瓦,年发电可达2.2亿千瓦小时,每平方公里电能蕴藏量为26.89千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东江水系中小支流水力资源蕴藏量为6.4万千瓦,可开发4.74万千瓦,已开发1.35万千瓦;韩江水系中小支流水力蕴藏量为2.7万千瓦,可开发1.41万千瓦,已开发0.50万千瓦。至1988年,全县已开发利用水能1.85万千瓦,年发电4800万千瓦小时,占可开发水能量的30%。全县有铁矿23处,其中中型规模1处,小型规模1处,矿点21处。
建国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卫生医疗事业逐步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发展较快。1959年本县人口发展到66302户、325080人,比1949年增长25.29% ,年均增长25.29‰。1960年因粮食紧缺,人民生活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1961年起人民生活逐步好转,由此至1972年的11年间,人口增加43.44%,年均增长率为39.49‰。1973年起,计划生育措施不断加强和落实,人口增长逐步得到控制。1949年至1988年的39年,全县人口净增352370人,年均增长34.82‰。 建国后,本县进行过3次人口普查。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为66252户、282835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为75120户、35296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为93898户、562727人。 本县人口流动,1954年至1979年有统计的年份15年,年均迁入5471人,迁出5650人,迁出大于迁入;1980年至1988年,年均迁入8390人,迁出7844人,迁入大于迁出。
本县经济的发展,从土地改革后到1988年,大体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1953年始至1957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属各行各业都得到比较正常发展的时期。农业在土地改革基础上大搞互助合作,大力兴修水利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建有库容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7座、总库容量1570.7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53万多亩;工业办有国营企业17个、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企业11个、生产合作社(组)68个。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575万元,比1952年增长80.13%。 第二个时期,1958—1978年,由于“左”的路线指导,是属经济曲折、缓慢发展时期。1958年下半年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工农业生产出现“大跃进”高潮,农村办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兴建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兴修了中洞至古竹、乌石至南岭等一批公路,新办起地方国营厂矿14个。但由于在经济发展上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搞高指标、瞎指挥,经济管理和分配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刮“一平二调”共产风,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而从1959年起农业总产值连年下降。工业上,一些企业成了无米之炊,效益很低。1961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590万元,比1957年下降30.2%。1962年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农村体制下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由30个调整为20个,同时加强计划、生产、技术、劳动等方面的管理和贯彻按劳分配政策,至1966年工农业总产值才恢复到1957年水平。1968年后,为适应支农和战备需要,兴建了一批化学、建材、食品工业企业。1972年后,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大搞单一生产,粮食产量有所上升,但其他经济作物发展缓慢或产量减少。 第三个时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紫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县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商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济责任制,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作物布局,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开发地下资源,发展小水电,大办商品农业。同时,引进外资,兴办“三来一补”企业。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很快,效益显著提高。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13亿元,比1978年1.21亿元增加1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