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特色推进 > 实践范例奖 > 评选快报 >
  推荐阅读
国外农业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方向,一般主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启示
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还将持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有声有
  特色推进
商权支付
编者按: 所有人赚的都是认知的
  [专家观点]商权支付百日回本,
[专家观点]购买商权课程“充电
[媒体报道]媒体析国资委新掌门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时间:2009-09-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包含一系列紧密联系又融会贯通的基本观点,涵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总结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民族理论创新的结果,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任何别的理论能够科学回答并正确处理现阶段的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30多年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能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包含一系列紧密联系又融会贯通的基本观点,涵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以及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民族问题只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这些基本观点,深刻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课题,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发展战略、发展动力、依靠力量、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我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根本指针。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并得到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着眼于事业发展的要求,回应了实践提出的课题,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探索回答,是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探索回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内在地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在民族工作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和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民族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总结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民族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工作领域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巨任务,决定根据中国国情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基本框架,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提出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领导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民族识别和民族地区社会改革。这些基本理论政策和重要实践,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前提,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彻底否定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重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强调民族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搞上去;强调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订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这些重要观点和基本要求,使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十年动乱之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阐明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强调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提出“三个离不开”思想,强调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出民族干部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三股势力”。这些重要观点,推动了民族工作实践的新发展,使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受住了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和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鲜明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实现了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出了全面加强民族工作的重大决定,制定了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专门文件和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专项规划。这些重要观点和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工作的新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关系经受住了重大自然灾害和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的考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深深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民族工作实践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又自觉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每一次认识上的新突破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作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广泛汲取民为本、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闪耀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所要解决的社会实践问题紧密联系,是不断发展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任何别的理论能够科学回答并正确处理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合力。要坚持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贯彻落实这一理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能力。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打牢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切实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开创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新局面。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究和处理民族问题,更加自觉地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研究、去谋划,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始终牢记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我国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和文化上的差异,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做到对民族问题不回避、不夸大、不缩小,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始终坚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准确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势和我国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适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要求,不断顺应各族群众的新期待。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工作发展的成效,转化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感召力。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推动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促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让各族群众更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牢牢把握团结这个第一职责,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活动,唱响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违法犯罪活动。牢牢把握民族区域自治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健全和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牢牢把握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这个关键,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民族地区改革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领导这个保证,始终坚持把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本领,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强大合力,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上一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一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链接
·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还将持续35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启示
·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经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有声有色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