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长沙人喜辣,做事也是“辣”味袭人。2005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在武汉之后排第2位,被人称为“长沙商业现象”;更令人瞩目的是,以长沙为代表的“影视湘军”,将文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响彻全国,特别是“超女”运作的巨大成功,被人称为“长沙文化现象”……
南昌与长沙山水相连,两个城市都处于中部,有哪些经验值得南昌借鉴学习?26日来南昌参加“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的长沙市副市长向力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南昌,更细述了他们打造“星城”长沙的不寻常的招数——
图片1
向力力:长沙市副市长兼长沙商业银行董事长,1962年出生于湖南衡东。198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大学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长沙与南昌,不仅仅是简单的竞争对手关系,更是互惠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两个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部崛起。
记者:能谈谈你对南昌的印象吗?长沙与南昌都在中部谋划崛起,两者肯定有竞争,你怎么看待两个城市的竞争?你如何理解长沙在中部崛起中的角色与地位?
向力力:来到南昌,一进入城区,感觉一股改革发展的春风扑面而来,让人精神振奋。南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昌和长沙关系源远流长,山水相近,人缘相亲。两个城市也非常靠近,各个方面也很相似,我想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来看,南昌也好,长沙也好,作为一个区域的城市中心,不可否认,肯定会有竞争,但是我认为大家都处在中部地区,都处在欠发达的经济区域,所以说无论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应该说是比较相似的。这为我们两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也为下一步加快共同发展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深刻地感受到长沙与南昌,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竞争对手关系,更是互惠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两个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部崛起,也有利于我们区域中心的形成,所以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中部省会城市来看,GDP总量长沙现在排在第3位,从社会消费来看,长沙排在第2位,那么我想长沙从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总体来讲既要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尽可能起一个领头作用,但是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我们还要担任一个配角。所以长沙在中部崛起过程中,主角和配角应该说是互相交换的。但是长沙如果有机会当主角的时候会当仁不让,但是也一定会当好配角,为中部崛起在资源、在整合等方面作出努力,在中部崛起中更好地发挥我们整体的优势,贡献长沙应有的力量。
长沙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精神,已扩散并渗透到整个商业企业之中,使之成为锐不可当、勇往直前的精锐之师。
记者:2005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省会26个城市中座次连升三位,跃居第11位;长沙的商业网点、集贸市场和商业从业人数居全国过百万人口城市的第7位,超过天津、南京、武汉,是什么造就了全国罕见的“长沙商业现象”?
向力力:长沙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形成一个“流通活市”的战略,把流通业作为城市的一个很重要产业来发展。在这种指导思想作用下,长沙的整个商业布局、商业规划、商业基本建设,十几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偏离“流通活市”的发展战略,所以为长沙的商业的基本设施建设,也为长沙商业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另外,长沙整体来说是一个消费型城市,有传统的优势,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如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统计显示: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中部第一,超过郑州、天津、南京、武汉。
还有就是我们把握了一个开放的机遇,不单纯的依靠本土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开发的越快,开发的越早,商业发展就越好。所以从1997年开始,就把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商业巨头引入长沙,同时把全市200多家国有商业企业进行彻底股份改制,让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结果外来商业巨头来了以后,整体上提高了长沙的商业发展水平,不但没有给长沙本土商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反而起到了“鲶鱼效应”。可以说,这是长沙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精神,扩散并渗透到整个商业企业之中,使之成为锐不可当、勇往直前的精锐之师,如长沙饮食集团在竞争中,已经进入全国餐饮百强,而通程集团的单店销售额,也入围全国百家大型单店零售企业。
现在长沙商业已经从让利等战术性和浅表层次的断续竞争,进入了以运营与营销技术、品牌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和深层次的竞争。可以说,长沙商业已普遍进入运营管理技术与商店品牌制胜的新时代,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超女”是一个文化现象,也是眼球经济,“超女”等于给长沙做了一个大广告,提升了长沙的知名度,而城市的知名度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目前,“影视湘军”,尤其是长沙的歌厅酒吧等文化产业受到全国关注,有人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长沙是中国的“足都”,特别“超女”运作成功,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造成了无人企及的影响力,被人称为“长沙文化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长沙的文化现象?
向力力:长沙的文化现象不是偶然的,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强省战略,可以说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主要还是得益于思想解放、体制创新,大胆闯出了一条新路。
“超女”节目我有时间也会去看,我认为“超女”就是一个文化现象,是一种眼球经济,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去年“超女”让长沙进账7个多亿,同时也是给长沙做了一个活广告,提升了长沙的知名度,而城市的知名度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超女”还是大众的一道精神文化大餐。这道大餐的火爆,颠覆了很多千年不变的文化观。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消费文化是一个富矿,谁找到了这个富矿,谁的文化产业就会“井喷”式发展。
最能印证这一点的是现在长沙的消费文化特别发达,以田汉大剧院、大中华歌厅、红太阳歌厅等6家大的歌厅为例,这6大歌厅每天晚上接待观众平均在5000人,年营业额逾亿元。受其拉动,长沙的餐饮业和出租车行业也十分发达。每到晚上,长沙的主要干道车水马龙,此时,大大小小的餐饮店,灯火辉煌,人流不息。
当然,这些歌厅在发展过程中开始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认为不是很高雅,但我们认为,文化要雅俗共赏,要满足不同的消费层次的需求,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是健康无害的就是有益的,能增加就业与带来经济效益的,就要支持其发展。本着这个基本思想,长沙很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另外还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的介入,在工商办理手续、文化部门审批、税收部门登记等多方面进行简化。
目前,长沙的歌厅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有序,从零星到规模,从粗俗到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它已跳出了在它的草创初期给人们留下的那种仅仅为了是消遣而存在的思维。现在,歌厅的功能由最初的单纯休闲,慢慢演变为商务洽谈、集会、交流的场所。所以近年来,长沙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影视湘军”、“长沙动漫”等不断涌现出来,现在长沙市提出,在未来五年中,将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卡通动漫、文化休闲等文化产业,突出打造传媒产业、人文旅游、文化休闲三大最具潜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