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吴简的熠熠生辉到岳麓书院的人头攒动,从剧院、酒吧的火爆热闹到“动漫湘军”的迅速崛起,从“姥姥花鼓剧团”的家喻户晓到《恰同学少年》的脍炙人口……长沙文化融俗入雅、生机盎然。
2007年,长沙被评为“最具娱乐幸福感城市”;同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2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文化产业高地效应日益凸显。
一面,是百姓在文化的惠泽中幸福栖居;一面,是文化在百姓的追随中拉动经济。是什么成就了这一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长沙文化十余年的探索给予了回答:只有紧贴百姓生活,亲民、惠民,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
应声而起:“不发展对不起百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很多城市还在争论‘文化产品是不是商品’的时候,长沙的歌厅就悄悄火起来了。”长沙市文化局文化市场处副处长海秋媛回忆。
或许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历来敢为人先的长沙人,一时间,100多家大小歌厅争先亮相,民营书商聚集的“黄泥街书市”声名起,“戏窝子”南馆剧场的“映山红”戏剧节映红全国……
与文化市场同样活跃的是人们的褒贬不一。有人主张,对酒吧歌厅这类俗文化场所,还是关停好。可领导们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宽容地表示“看看再说”。“魅力四射酒吧”董事长李志记忆犹新,当时一位领导果真微服来到酒吧“看看”,结果出来时通道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只好靠保安开道把他“解救”出来。李志紧张得出了一身汗,以为这下要关门了,但听到的却是领导的肯定:“这么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场所,不发展对不起百姓!但一定要在管理和安全上多下功夫……”
“不发展对不起百姓”,很快便成为长沙市决策层的共识。而这种开放心态与超前胆识,与邓小平南巡谈话后长沙市接连几次“思想大解放”息息相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长沙城市文化研讨会召开,并邀请作家韩作荣写出纪实文学《城市与人——长沙:城市的话题》,引导人们思考长沙的文化追求;1993年,全市兴起“长沙精神大讨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很快成为长沙人对自己的性格认同;1995年,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性城市”,把长沙人的思想解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时任长沙市委书记的秦光荣在全国率先提出这一响亮口号。
“当时长沙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群众需要的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文化一定要让老百姓喜欢,才能发展得起来。”长沙市文化局局长周杏武感慨。
得益于这种理念,长沙的酒吧、歌厅被保留了,黄泥街书市得到了扶持,民间剧团也备受重视……市政府逐渐转变角色,推进文化体制的“松绑”式改革,找到了融监督与服务为一体,提升文化格调的管理模式。他们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对歌厅节目定期检查,举办经营者培训班,引导歌厅文化“倡导高雅的,支持健康的,允许无害的,反对低俗的”,长沙文化逐步走入良性循环,百姓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