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张鹤臣瘫痪后一直行动不便,现在有了这些扶手,他自己都能出去遛弯了。”家住新村街道育芳园甲1号院二号楼的杨玉芳阿姨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杨玉芳口中的“扶手”,正是他家今年完成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之一。同张鹤臣一样享受到家庭无障碍设施的,今年在我区共有816户残疾人家庭。
量身订造个性化改造方案
张鹤臣2006年因患脑梗塞致使右半边身体行动不便后,杨玉芳一直在家照顾他的行动起居。张鹤臣身体康复需要适当的运动,虽然家住一层,但是出去活动一次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出去时还好,他可以用左手扶着楼梯扶手,我省点劲;回来可就麻烦了,他只能用左边身子硬贴着墙,我驮着不灵活右边,俩人一点一点蹭着往前挪;到了家门口最是要命,因为我得腾出手来拿钥匙开门啊,这时老张就只能用好的那只胳膊肘杵着墙,手还得死死拽住门口报箱上的锁来掌握平衡”,谈及以往辛苦的日常作业,杨玉芳仍不胜唏嘘。“现在可好啦,政府出钱在墙上给安装了扶手,回来就省劲多了,开门时也再不用争分夺秒啦!”
让杨玉芳满口感激的这些扶手只是我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内容之一,改造还包括室内外坡道、坡道扶手、卫生间蹲便改坐便、卫生间扶手、固定折叠浴凳、活动浴椅、坐便椅、洗脸盆抓杆,以及轮椅配备、院内路面整修、闪光门铃、盲道铺设等项目。据新村街道残联理事长窦建民介绍,在去年年底,街道便对辖区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根据残疾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造。
张鹤臣家的浴室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以前由于怕他站不稳摔着,洗澡都草草了事,现在不仅有多处扶手,还有折叠浴凳,张鹤臣可以稳稳地坐下来,而杨玉芳帮他洗漱时也有活动浴椅坐,“真是既安全又方便”。
比起生活起居上的极大便捷,无障碍设施带给张鹤臣心理上的帮助更是让杨玉芳充满感激和欣慰。原来,以前张鹤臣为了不给爱人添麻烦,都尽量不要求外出,安装了坡道扶手后,外出方便了,他心理负担也少了,比以前明朗乐观了许多,很乐意外出活动身体。家人们都敏锐地发现到了他的这一变化,对政府的这一举动很是感谢。杨玉芳说,以前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方便的设施,更没有这种观念,没想到政府都给想到做到了,真是“既帮了他,也帮了我”。
超额完成全年改造任务
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是区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之一。据区残联副理事长景素菊介绍,今年,我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是800户,分布在21个街、乡镇。改造对象主要为本市持有残疾人证的符合家庭无障碍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最后完成了816户改造任务。
仅仅是在新村街道,今年便有66户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该街道丰西社区有一个50余人的盲人院,曾经院内道路坑洼不平影响了盲人出行。“今年我们将院内的道路进行维修改造,全铺上了渗水砖,方便残疾人出行。”窦建民说。
在新村街道有近1400名残疾人,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残疾人工作。每年10月,专职委员会对辖区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需求作统计,由区残联根据不同残疾人需求,优先考虑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老残一体家庭,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家庭改造方案。
景素菊说,为做好改造工作,区残联多次对街乡残联、施工单位等进行培训。7月份,首先选定并完成了3户残疾人家庭作为改造试点,经过区残联验收合格后,在全区展开改造工作。
“我们力图把这项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实做好,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工程质量要求高标准,工作要严要求,把每户都做成优质工程,让残疾人受益。”景素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