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胡斯马义——精彩观点
保护环境,为子孙留下的一片绿地 [更多]
·胡斯马义——精彩观点之二
·郭俊陆——精彩观点之三
·精彩观点二:面对危机企业需要
·史海燕——人物简介
·史艳秋——人物简介
  热点资讯
史海燕——人物简介 史海燕——人物简介
石海燕-北京红都集团副总经理[更多]
·史海燕——人物简介
·经典语录
·日入1000元的快餐厅,利用“定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
·吴鸣——人物简介
·史艳秋——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销让成交率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用兑换币并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陈蓓洪:以特色办学水平 走特色突破之路
 
时间:2009-12-30 
  

  近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不容忽视的是,民办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教育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投资的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中国十几亿人口,需要特色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也需要特色民办教育弥补公办高校的不足,丰富社会的需求,政策扶持和现实需要,使特色民办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信号。

  《寻找中国特色》访谈栏目组的记者专程到访了北京人文大学,陈蓓红副校长欣然接受了栏目组的采访,她将给我们讲述一段北京人文大学特色办学和发展的历程。
陈蓓洪简介:
  女,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北京人文大学常务副校长。1982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制专业,曾任太原职工大学副校长,主管全校教学工作。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系中国标准化协会会员、山西省工程图学会理事、华北高校机械工艺学会会员、三北地区成人高校学会理事。发表的论文有:《磁感应位置检测开关》、《建筑平面施工图CAD软件的设计》、《浅谈工科院校机类毕业设计》等,与他人合作编写了一组推广标准化系列科普文章《汽车、尾气、排污量》、《僵化、竞争、统一性》等十二篇,出版著作《WPS与CCED实用指南》(合著)等。


  记者:陈校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下面我们谈一谈北京人文大学的特色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人文大学创建于1984年,目前已经成为著名的民办大学,请您谈一下人文大学能在众多的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其自身的特色是什么?
陈蓓洪:今年不仅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北京人文大学建校25周年。25年来,人文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多达50万,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社会上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人文大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建校初期到1997年,这个阶段以函授教育为主。当时人才匮乏,知识也比较贫乏,于是就由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著名教学科研单位以“教育报国”为己任的一批知识分子共同组建了人文大学,开办了函授教育。当时人文大学的函授覆盖面非常广泛,比如东海舰队、北海舰队都有人文大学的海上函授班,这些海军学员学习刻苦,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人才需求的不同,1997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们把函授教育形式改为了面授教育,这算是我们的第二次创业。2002年北京人文大学的董事会改组,把以前主要对北京招生的招生机制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招生,并且引入了自学考试培训,这算是我们的第三次创业。此后人文大学不断发展壮大,一年上一个台阶。从2002年1500名在校生,发展到目前的18000名在校生的规模,并下设16个学院。


  回想这25年的办学历程,我认为,人文大学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办人文”,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绿色的大学、人文的大学、创新的大学”,这是我们办学理念的概括。
所谓的“人文的大学”就是以人为本,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绿色的大学”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的大学”是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不断更新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在课程设置、专业制定以及日常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办学理念来开展工作。校风和学风相对较好,学生的到课率和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也很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通过人文大学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可以说他们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记者:看得出,从最初的函授教育到面授教育,再到现在自学教育培训,人文大学一直在紧跟教育的发展形势不断的进行自身特色的调整。请问陈校长,在建校之初我们人文大学取名“人文”这两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陈蓓洪:学校是早在1984年就提出“人文”理念的,这要感谢人文大学的老校长们高瞻远瞩的决策。当时从客观形式上看,人文大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家著名教学科研单位联合举办的,所以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人文”两个字。
此外,从“人文”的字面含义上,我们选了这两个字,也是为了在办校的同时把“人文”理念进一步挖掘和扩展,走“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人文办学之路。

  记者:请问陈校长,2007年人文大学初次开设5个订单式特色教育专业,2008年增加到15个左右的订单式教育专业,请问“订单式教育”是否是我们的特色?现在人文大学的“订单式教育”进展如何?
陈蓓洪:2006年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朱善璐书记到人文大学考察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想民办大学如果只跟在公办大学后面走,是难以发展的,因为无论从生源的质量还是师资硬件都跟不上。所以民办大学想要生存并且长足发展,就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又聘用不到合适的人才,这里面出现了一个脱节。我们从这个脱节思考这些问题,认为,民办大学想要发展,就要弥补社会的脱节,就要培养出能够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生。我们研究了社会的需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研究性的,一种是应用型的。我们就选择走“应用型”大学这样的一条路,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技术人才上,使学生受到的教育能够和他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紧密衔接,这样我们就开始做订单教育了。
从2007年开始引进实施的订单教育,一直是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发展的,2009年我们把订单教育又进一步扩展,从订单教育和定向教育两个方向来培养。“定向教育”就比订单教育的适用面更宽,即学生所从事的行业所需的技能都传授给学生,我们为行业培养人才,这既让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又不局限于把学生供应给一个单位。
在民办学校的培养模式上,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努力。人文大学今年专门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来研究和解决民办高校下一步如何发展的具体问题。

  记者:我们了解到,目前人文大学有长城和顺义两个校区,在校学生近两万名,请问在对学校的校区和学生的管理上,人文大学有什么特色的管理经验?
  陈蓓洪:我认为民办大学存在下去的一个根本就是要具有生存下来的理由,生存下来的理由就是自身的特色,是否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学生,这就需要高水平的管理。我一直认为,办学理念不能是空的,是要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中去的,所以教育不是只看结果,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我们在管理中就非常注重这点,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说民办大学的招生比较混乱,但是人文大学这几年的招生情况可以说是在全国没有计划内指标的学校中排在第一,因为人文大学的招生是非常规范的。
我认为民办大学的教职员工应该具备两种能力,一个是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另外一个就是要具备招生的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办的高等教育有国家的支持,民办学校只能靠立足自身的实力和市场,只有我们的学生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学校才能够存在下去,因此,民办学校做市场是应该理直气壮的。人文大学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到招生的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任何招生代理,因为从上到下贯彻了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这样的原则,所以在招生中,老师公开给学生讲出我们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给家长分析清楚,在众多的民办的大学中,能够像人文大学这样亮明自己的优劣势是不多的。


在人文大学的老师中间还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一个约定,就是每个老师要为自己招来的学生负责,在人文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中,老师都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校2003年、2006年的招生简章上,有李校长的一句话:“当你踏上了到北京的列车,选择了人文的时候,你就选择了你的前途。”对于我们人文大学的每一个领导和教职工来说,我们都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因为学生不仅仅是选择了一所学校,更重要的是选择了自己的前途,我们为此而努力而拼搏,所以我们从上到下、从招学生进校到学生毕业的整个管理过程都是非常规范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人文大学建校25周年以来,为社会培养了50万人才,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硕果,但是高等教育除了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专门技术型人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成才教育,人文大学是怎样在成才教育和德育教育中兼和、平衡来培养学生的?
陈蓓洪:我觉得人才首先是成人教育,才是成才教育。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正常的人,有健全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把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去做。比如,为了培养同学们健全的人格,我们每个学期都有种种不同的主题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首先,学校有各种社团,让学生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发展;其次,在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们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同时约束学生的行为。比如上个学期学生活动的主题思想是“感恩教育、报效祖国”,感恩教育是告诉学生不仅仅感恩于你身边的人,你还应该感恩大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你的同学和朋友,那么只有通过感恩教育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今年围绕着祖国60岁生日,学生教育的主题工作就是“我热爱我的祖国”,副标题是“我为祖国做什么?”通过一系列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主旋律电影放映等活动,让同学们增强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人文大学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的机会也非常多,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高端会议,像2004年中日水论坛,这是高层政府间的会晤,是由人文大学的部分学生参与会务工作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但我们在所不惜,我们把大量的参与社会的机会给了同学,让他们从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
这就是我们“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人文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不会每个都是CEO,也不可能每个都是科学家,但是他们每个都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因为在这方面学校付出的精力是非常多,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记者:陈校长让我们看到了人文大学的特色和努力,但是客观的说,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大学需要如何扬长避短,立足特色,实现长足发展的?随着现在高校改革之路不断的挺进,民办大学有没有改革这方面的规划?
陈蓓洪:很多人认为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差距上。其实在师资力量方面,民办大学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这便是由民办大学的性质决定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外聘的,我们可以在社会上聘请我们需要的老师,虽然他可能不是理论研究上的权威,但更多的老师是“双师性”的。
  比如现在我们在改革教学,很多课程实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我们从有项目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老师,从这方面来说,民办大学的师资其实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2009年的招生已经成为民办大学发展的瓶颈。中央电视台也报道过,因为高校扩招和其他途径的学生分流,民办大学的生源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对学校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发展、学校定位究竟在什么地方、怎么改革我们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在改革方面,我们已经有计划的在学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具体研究操作下开始实施了。

  记者:从陈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得知生源和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现在民办大学发展的根基,请问作为招生情况相对较好的人文大学,对学生就业方面有什么独到的经验?
  陈蓓洪:有人认为公办大学的就业率比民办大学高,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人文大学的学生就业状况是比较好的,除了我们有订单教育之外,我们其他专业的同学也都非常具备市场竞争力,这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有优势。
人文大学把就业工作提前到学生入学,并紧紧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涯。我们给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这门课,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到就业的时候学生独特的竞争力便会体现出来。
比如说影视艺术学院主持专业的学生,很多同学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走了。这是因为用人单位不是只看学生的专业知识,他们更注重综合素质。今年学校就业办做了一个2002年以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搜集了4000多名学生的毕业信息,他们都找到了比较合适的工作,这个数据足可以说明我们学生的就业情况是非常好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咱们人文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请您介绍一下我们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是指什么?有哪些特色?
  陈蓓洪:“一专”是指学生的专业课要抓好;“多能”是指我们对学生增加了多种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这是我们对教学独特的改革,具体体现在消减比较陈旧的课程、增加贴近市场需要的技能型课程等。我们的理念是让学生能够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人文大学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能拿到各种工作需要的技能证。
学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增加了特色课和技能课,比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拿到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毕业证书外,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自动绘图和工程预决算这两门课程,凭这两个课程的国家考试合格证中的任何一个,学生就业时的工资起薪不低于3000元,这也是给学生增加了一项竞争力。

  记者:我们得知在2002年,人文大学开始了二次创业,请问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起始的阶段,人文大学当时进行的哪些自身调整来适应这个阶段,增加了哪些核心的竞争力?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贡献?
  陈蓓洪: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升级,学校的所有设计都体现出“园林式、数字化、生态型、人文性”这四个特点。我们的校园美丽、大方,并且把世界上比较著名的高校,比如说莫斯科大学、哈佛大学的特色建筑都引入进来,这首先就从环境上给同学们营造出了一个非常适合学习生活的区域。
其次,学校的现代化设备十分完善,机房,语音室、实验室、电子图书馆一应俱全,这些都增加了学校的竞争力。
  在1984年,相当一部分青年由于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迫切需要边工作,边学习,我们就为这些学生提供了适应他们需要的函授教育,这个阶段培养了很多人才,像足协前主席年维泗、著名演员朱时茂、洪学敏,以及现在还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军事天地的唐剑,北京电视台的丛威等等,他们都是我们优秀的毕业生。进入90年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活跃在各个战线的,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这50万的毕业生是人文大学25年发展的硕果和骄傲,我只能说我们现在还是一个耕耘者,我们是根据社会的发展、祖国的需要,默默地做着为国家高等教育增砖添瓦的一个工作。

  记者:现在很多新的民办高校展露头角,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文大学如何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在您心目中,未来的五到十年后,人文大学将是什么样?
  陈蓓洪:民办大学的发展要靠两个因素:首先是靠自己的特色,其次是靠教学质量。教学是民办大学的生命线,也许别的民办学校更注重招生工作,认为招生是民办大学的生命线,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我认为我们走到今天靠的是质量和特色,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办学校的主要吸引力和竞争力,正因为我们在特色和教学上的优势,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十分的有信心。
我希望未来的五到十年,人文大学能够创出自己的品牌,有足够的实力办出一所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大学。

  记者手记:
  在人文大学,我们看到了一个绿色的、人文的、创新的大学,我们看到了它正以全新的势头迅猛发展。回顾人文大学25年的办学历程,我们看到了硬件设施更为先进、学习氛围更为融洽的现代大学,我们也看到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已经驶入了快车道。我们相信,人文大学将为社会提供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将为改造我国教育计划体制模式和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做出独特的贡献,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我要推荐给好友】 【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上一篇:宋秉昀:新时期国画艺术的特色突围
下一篇:杜兴华: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