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彰德秋操受到中外媒体关注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彰德秋操受到中外媒体关注
时间:2011-06-02  

莫理循(右二)参观彰德秋操前在北京车站留影

军演时,北洋陆军已换发了新式服装,基本上和国际军服接轨。

 

《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参观彰德秋操的证件

 

  引子

  2010年12月8日下午,天色渐晚。

  我来到安阳古城墙脚下。这段古城墙据称建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加以修葺,只保留了一段鼓楼建筑。夕阳之下,一支老年乐团在进行排练。我和几个来此锻炼的老人谈起当年的彰德秋操,竟无一人了解。

  当年的安阳古城墙下,曾经是北洋陆军参演部队驻扎的地方,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没有任何踪迹。

  根据当时《时报》的描述:“此次大操,地方官吏修缮街道,大街一带各业店铺亦令涂饰一新,各店均悬灯结彩,高揭国旗,宫保(袁世凯)并由天津派来巡捕四百名,分布巡逻,市街之整洁,人民之肃清,诚中国内地之初见也。”

  彰德府如此大张旗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有很多国内外媒体前来参观。在来豫的众多媒体记者中,有一个人非常特别,他的中文名字叫莫理循(旧译作墨尔森)。这位生于澳大利亚的苏格兰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作为当时《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经历了晚清诸多风云变迁,后任袁世凯的大总统政治顾问。他的著作《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厚厚的几大本《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中,莫理循用他的相机记录了他眼中的彰德秋操。

  莫理循的照片中,有几张当时北洋陆军官兵的合影。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洋陆军已经换发了新式服装,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已抛弃了对襟式军服,采用纽扣式军服,而且军服的口袋分4个,军帽则采取了国际上流行的大檐帽,基本上和国际军服接轨。

  在另一张北洋军官和外国军官交谈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高级军官的军服和军帽仍是旧式。

  晚清军队改革阻力重重,旧式服装早已不能满足近代战争的需要,但完全废除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反对,即便是到了袁世凯主政的北洋后期,也只能在士兵和中下级军官中推行新式军服。至于袁世凯等北洋高级将领穿上完全和近代接轨的军服,已是慈禧、光绪双双病逝之后的事了。

  前所未有,三万官兵千里转运

  到1906年,尽管新式陆军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北洋陆军、湖北新军和河南新军联合进行的彰德秋操仍堪称完美。

  彰德秋操前各镇、协分驻各省各地,相距数千里,练兵处一道命令,各部队按时赶到指定地点集中,这是因为综合利用了近代铁路等交通设施和电话、电报等通讯设施,部队集中十分迅速,信息传达准确敏捷。这在中国军事史上也是第一次。

  彰德秋操期间,阅兵处下设递运司,“掌管铁路运送军队并各军驻屯处所转输等事”。设传达司,“兼管阅兵处所属电信、电话、递信并统辖电信队”。参与彰德秋操的部队,几乎全由铁路运输。近代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在军事上的运用,提高了军队调动的速度,适应了近代化战争的需要。



  彰德秋操的后勤保障也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为了使参加秋操演练的兵士吃上方便可口的食品,阅兵处研制了一种行军蒸米,“本年秋季大操兵丁所食饼干异常干燥,须多饮壶水,于行军不大相宜。现有参议处留学生仿照新法,用上白大米淘净,以水渐浸五十分钟,干湿相宜,再用笼蒸熟后阴干,不用锅炒,临时携带,用水泡二十分钟即可食用,日前督练处已将米样发给各镇,饬令如法制办,以备南北大操之用”。(《袁世凯奏议》)

  彰德秋操参加部队总兵力33958人,战马2743匹,接济车、弹药车898辆,部队运动区域2000余里,战线长40余里。清政府调数省数万军队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进行军事演习,不仅是空前的,而且是绝后的。当时的媒体曾高度评价彰德秋操:“举数省已编之军队,萃集一处而运用之,使皆服从于中央一号令之下,尤为创从前所未有,系四方之瞻听。”(1906年《时报》)

  彰德秋操的成功,说明以袁世凯为首的新军将领,已具有了指挥大部队作战的能力,中国军队已经具备了跨区域远程打击能力。同时也说明,晚清军事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劫后遗珍中的历史荒诞剧
下一篇:站在毛泽东身边的那些人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