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12月16日(牛云龙/段朝鹏)安平县积极探索发展“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以信息化为切入点,以35个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为依托,整合农业服务资源,为村、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农村文化等服务,搭建起科技人员与农业产业紧密结合的平台,促进了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增强了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
??? 拓宽服务功能。一是通过抓好县农业信息网建设,把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与所有涉农部门相互联网,实现了农业信息的资源共享。二是大力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县有5个农业中介组织、18个龙头企业、40个村和1189农户与县农业信息中心全部实现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拥有计算机数量达20000多台。三是 “三网合一”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以2个村为试点,将有线电视、计算机服务和电话通讯三个网络整合,利用有线电视加装机顶盒,使电视用户既能接收有线电视视频信号、又能接收县农业信息网的信息,从而对农民进行远程教育和培训。四是多部门、多种信息化手段并用搞好服务。农业部门与电信部门合作开通了手机农业短信服务,通过快捷的短信服务及时地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今年已有660多个用户收到农业服务短信。县粮食集团开通了安平粮食在线网,及时向农民发布粮食、种子等市场信息。
??? 提高整体水平。为保证服务站健康发展,专门成立了建设县级科技进村服务站领导小组,由农业部门负责各村服务站工作的选 址、组织、监督、信息等项工作。目前,全县达到“五个一”标准的7个科技进村服务站(“五个一”标准,即一套音像设备、一站热线电话、一台电脑、一辆服务车、经营地场地达到1000平米),“四个一”标准的18个,“三个一”标准的10个,辐射全县8个乡镇。全县利用科技进村服务站已为农民提供先进适用技术22项,推广优质小麦面积37万亩。
??? 增强发展活力。为解决各村级服务站在生产资料经营上存在的进货难、进价高、品种少、质量不易把握的困难,农业部门采取“股份制”形式吸纳各服务站的资金,在各服务站基础上成立了22家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中心农资供应站,由一名科技工作人员担任农资供应站的经理,根据农时季节,召开董事会,供应站实行连锁经营, 统一进货渠道、品种及数量,防止恶性竞争,最大程度保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