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桥、惠山、荡口、荣巷、小娄巷,是“老无锡”们耳熟能详的地方,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承载了无锡人对往昔的记忆,也承载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积淀。当文化觉醒来临,保护它们,成为无锡的必然选择。
古运河、石拱桥、旧砖窑、祠堂、牌坊、私家园林、江南民居……去年春末夏初,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和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力度,先后组织五次视察,怀着保护无锡历史文化的迫切心情,走遍了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古朴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感到欣慰与振奋。尽管街区或古镇周围大多已高楼林立,尽管很多文物和遗迹在经历岁月洗礼后已无法完美地呈现,但它们仍是无锡江南水乡和民族工商业文化元素的集中体现,如同一条条清晰的脉络,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大家强烈地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刻不容缓。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的决定》很快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决定》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修竣清名桥沿河街区、惠山古街、荣巷、小娄巷、荡口古镇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并由此带动严家桥、礼舍、玉祁、黄土塘、周新镇等古村、古镇和日晖巷、陶沙巷、接官亭弄、侯氏少宰第等历史街坊的保护和修复,带动江阴、宜兴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古村的保护。随后,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分解、保障措施。一场自上而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卫战,在无锡打响了。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古镇)的保护修复规划都已基本敲定,有的已进入实施阶段。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再次组织调研,对《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调研结果显示,惠山古镇重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