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了,如何实现就业增收?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如何解决燃眉之急?进一步拉动内需,如何找寻突破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显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对此,省政协委员们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把他们的智慧凝聚为一份份提案,拿出了他们的应对建议。
返乡创业,再辟农民增收新路
国务院新闻办最近发布消息称,中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我省作为农民工输出大省,返乡的人数也在增加。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认为,应关注农民工失业和返乡回流等新情况,积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总量中,有7%-10%的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办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的能力。大多数返乡农民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业只是杯水车薪。同时,目前农民创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农民缺少担保和抵押,从银行贷到款的可能性很小。农民工返乡创业,尽管各地相关部门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相对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合力。
政协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吸引能人回流机制”,引导和鼓励返乡人员利用外出务工经商学到的技术、管理经验及赚回的资金在家乡创业。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扶持民间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返乡农民创业的审批手续,努力形成“洼地效应”。营造有利于农民创业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拓宽创业农民的融资渠道,不让资金问题困住返乡创业的有志农民。
金融支持,缓解企业资金饥渴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我省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发展困难:市场萎缩,存货积压,资金链紧张,亏损面扩大。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加深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扩大,预计中小企业的困难还会加剧,威胁到“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政策,民建江苏省委建议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去年12月,省政府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江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预计通过省市县配套可直接引导和带动100亿元以上银行信贷资金投放。要继续加大财政对担保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非公投资主体进入融资担保领域,实现融资担保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全省担保与再担保能力,引导和推动银行信贷投放。
农工党江苏省委建议,应协调好银企之间的关系,完善贷款抵押相关政策,防止资金链断裂。进一步加强抵押登记、资产评估信息公告、产权交易和流通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提供优惠和便利的条件。适当降低抵押登记和评估收费,调整评估有效期,使之与贷款期限相匹配。探索组建民营银行,只放贷、不吸储的民间银行在浙江等地已经开始推广,建议江苏可以进行试点。
拉动内需,服务业大有作为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省、市各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从总体上看,许多投入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少政协委员建议,在强化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在我国,民生服务业每年实现消费额近2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国内消费需求的一支重要拉动力量。当前,我省相当数量的居民家庭需要提供各类民生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服务网点明显不足,加上多年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历史原因,现有的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我省应加快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以文明优质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实现拉动内需的目标。
卫道兴等委员建议:要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空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在准入领域、税费征缴、用水用电用气用地价格等方面给予公平待遇。拓展民生服务领域,增强民生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民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适应社会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支持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民生服务品牌企业和老字号餐饮业做大做强,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连锁经营。